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大熊猫濒危等级降为“易危” 栖息地破碎化仍是主要威胁

2016-09-06 12:57  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9月6日消息(记者沈静文)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日前发布报告,将大熊猫濒危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国家林业局就此回应称,当前大熊猫仍是濒危物种,将大熊猫保护等级降低为时过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全球性环保组织,也是自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唯一作为联合国大会永久观察员的国际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从1963年开始编制,每四年进行一次重要更新,被认为是记录全球动植物物种保护现状最全面的名录,也是生物多样性的状况最具权威的指标之一。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最新红色名录,由于中国持续不懈的努力,大熊猫的数量在缓慢增加,因此对大熊猫的评级从“濒危”降为“易危”。而中国去年2月发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现有1864只野生大熊猫,数量增长了16.8%。

针对IUCN将大熊猫保护级别降低的情况,国家林业局回应称,IUCN的报告是针对相关数据和技术指标,从理论上作出的判断。而国家林业局作为大熊猫保护管理部门,着眼于实际工作情况和保护形势,认为大熊猫仍然是濒危的物种。从目前来看,大熊猫所受的威胁及濒危状况仍然不可忽视,如果降低其保护等级,保护工作出现怠慢和松懈,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都将遭到不可逆的损失和破坏,已取得的保护很快就会丧失。特别是部分局域小种群随时可能灭绝,因此继续强调大熊猫濒的濒危性并不是危言耸听。

当前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仍然是威胁它生存的主要因素。部分局域种群仍面临生存的风险,我国的大熊猫仅分布于川、陕、甘三省的狭窄地区。由于自然隔离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大熊猫野外种群被分割成33个局域种群,个体数量少于30只,具有灭绝风险的种群有22个,个体数量少于10只,具有高度灭绝风险的局域种群有18个。

全站热点
阎良区召开治污减霾暨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

2016-09-06 10:32阅读

前8月陕西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发布 优良天数下降4.8%

2016-09-06 00:30阅读

公安临潼分局秦俑派出所对辖区宾馆、驿站进行安全检查

2016-09-05 12:15阅读

区领导检查G20峰会期间反恐安全迎国卫复审环境整治暨阎良应急供水工作

2016-09-03 19:30阅读

太华路街道加大国卫复审宣传力度

2016-09-02 17:10阅读

西成高铁陕西段铺轨

2016-09-02 08:33阅读

马王街道开展“两节两会”安全生产隐患整治工作

2016-09-01 12:3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