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水起风生的“精准扶贫武屯模式”

2016-09-06 10:28  兵马俑在线

9月1日上午, 武屯镇沟王村残疾贫困户王洪雷家来了一批“不速之客” 。他们是带着爱心前来 “购买” 王洪雷家滞销的辣椒、茄子和菜花的, 让这些原本卖不掉的秋菜每斤卖到四五毛钱的好价钱, 确保菜贱无市的王洪雷秋菜收入在1万元以上。

这件事的发起者, 正是 “精准扶贫武屯模式” 操作人 — —阎诚脆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共产党员杨学红同志。

“三宜一助”

武屯更精准扶贫的绝地突围

“以往开展结对扶贫, 多为输血型, 帮在一时, 难挖穷根。要是能把有技术会经营的创业者组织起来, 探索技术、 资金、 设施、 管理、 销售一体的产业帮扶, 会怎么样呢? ” “应该没问题。 ” 今年8月份, 在镇上一次调研工作时, 武屯镇沟王村、 阎诚脆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学红一拍即合。于是,阎良区武屯镇第一家 “村两委+合作社+贫困户” 的精准扶贫武屯模式雏形在沟王村诞生了。

根据分工, 村两委搭建合作社与贫困户的桥梁, 负责确定贫困户对象, 提供一手资料; 合作社根据名单逐一入户商谈, 尊重帮助对象意愿, 综合各方面因素确定种植、 养殖、 务工、 帮助四种类别, 分类帮扶, 即 “三宜一助” 。“宜种则种。 ” 针对有劳力有意愿进行种植业的贫困户, 合作社帮助其发展冬枣、 甜瓜、 蔬菜等产业, 为其提供钢架、 种苗、 技术、培训、 管理指导服务, 纳入合作社统一管理, 帮助其解决销售难题,降低风险, 提高贫困户经营收入。“宜牧则牧。 ” 针对有劳力有意愿进行养殖业的贫困户, 合作社为其提供鸡苗、 幼羊、 幼猪、 技术指导和销售。

“宜工则工。 ” 针对有劳力无种养意愿的贫困户, 合作社根据情况吸收其进园务工, 通过给付务工报酬提高贫困户工资性收入, 帮助其脱贫致富。

“特殊救助。 ” 针对大病大灾等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户, 合作社实行精准扶贫, 拿出救助金帮助特困户减轻家庭负担。资金来源, 通过爱心义卖冬枣、 销售爱心资金积累获得。

村两委、 合作社

帮贫帮困帮难不帮懒

“在帮扶对象确定上, 我们坚持一个原则: 帮贫帮困帮难不帮懒。倒逼因懒致穷、 坐吃国家救助者通过勤劳致富。 ” 沟王村党支部书记王联济、 阎诚脆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学红不约而同, 掷地有声。

正是坚持这个原则, 杨学红忙中偷闲, 在组织销售冬枣的同时, 对村里转来的27户对象逐个入户商谈, 面对面了解情况, 确定帮扶类别。 “时不待人啊, 眼看收秋了, 入户工作必须尽快完成。尽早把焊接钢架、 购买仔鸡的时间挤出来, 把对乡亲们的帮扶承诺落在实处。 ” 采访过程中, 杨学红拿出已经完成帮扶建档的11户资料, 上面分门别类地清楚写道: 种植3户, 丁西京、 强战营、 高建忠; 养殖3户, 张武强、 王振峰、王都喜; 务工3户, 王洪雷、 田高平、 王小娥; 帮助2户, 强本善、 史继峰。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心酸的家庭。 ” 王联济、 杨学红向我们娓娓道来。 “这些家的情况都在我们心里刻着。丰收组73岁的丁西京, 跟45岁智障的儿子过活, 父子二人靠种甜瓜生活, 穷得连钢架都买不起, 我们决定资助钢架, 包销老人的甜瓜。王西北组67岁的王振峰老人患有高血压, 儿子遇车祸没了性命, 儿媳改嫁, 只留了一个孙女关山上高中。老人不能耕种, 我们答应老人无偿提供百余只青年鸡、 包销成鸡……也有能劳动不想动弹只要救助的。 ”

就在他们话音刚落, 杨学红接到一个电话。他刚刚走访过的一户人家拒绝产业帮扶, 只要国家救助。

资金链、 爱心链上的能人效应

“精准扶贫武屯模式” 的出现不是偶然, 它既是爱心链的延续,又是由爱心链延伸武屯本土化的一个结晶。杨学红本人就是沐浴着爱成长起来的爱心共产党员,2009年在全区冬枣发展步入低谷的时候, 区农林部门帮助他成立了冬枣协会, 冬枣生产局面得到巩固后,2012年4月, 农林部门又帮助他成立了更规范的阎诚脆枣专业合作社, 每年带动当地设施冬枣销售3000万元, 带动当地及周边关山、 北屯、 相桥冬枣销售过亿元。杨永红本人也成为通过冬枣产业先富起来的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 万紫千红春满园。富裕后的杨永红没有忘记过去帮助过他的人, 更惦记着需要帮助的父老乡亲, 仅已经确定的11户帮扶户, 一次性投入钢架、 种苗、种鸡、 直接帮扶资金累计近50万元。此外, 他还积极参与029公益团队捐助, 成为团队的活跃人物,每次捐款都在千元左右。他还有个私心, “通过参与公益活动, 也让我们村的可怜人引起公益团队关注。 ” 文章开头的受益人武屯镇沟王村残疾贫困户王洪雷家的这群不速之客, 就是这样走进我们视线的, 成为 “精准扶贫武屯模式” 很重要的补充部分。

解剖麻雀: 采访中, “精准扶贫武屯模式” 深深打动着我们, 向我们传递着一种 “让有爱心的社会组织做好我们村里可怜人的爱心善事” 浓浓大爱。但四方面推手不可或缺。一是党委政府重视是关键。镇提出, 村响应, 社跟进, 同时发力, “精准扶贫武屯模式” 才能落地。二是村两委公平公正是前提。真扶贫, 扶真贫, 帮贫帮困帮难不帮懒才有效力, 才能倒逼因懒致贫者勤劳致富。三是能人作用有效发挥是推手。直接帮, 是一人帮; 公益帮, 是众人帮; 办法对路,四两拨千斤, 杨学红党员活力带头作用功不可没。四是农户真心参与是根本。拔穷根需要个人意志,自立为主, 巧用外援。(王青芝)

全站热点
县委书记王浩、县长陈顺利带队检查创国卫迎检工作

2016-09-06 09:00阅读

太华路街道纱厂东街党支部创新新形式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2016-09-05 18:12阅读

周至县精准宣传助推县“三农普”试点工作圆满完成

2016-09-05 10:19阅读

周至县对砖瓦粘土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进行拉网式大检查

2016-09-03 10:26阅读

长乐坡小学认真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2016-09-02 15:22阅读

阎良区召开国卫复审迎检工作培训会

2016-09-01 20:15阅读

以公平正义为目标 执行好每一起案件

2016-09-01 10:4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