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土房变砖房”:青海藏区贫困人口的异地搬迁脱贫路

2016-09-04 09:3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青海同仁9月4日电 题:“土房换砖房”:青海藏区贫困人口的异地搬迁脱贫路

作者 孙睿

“以前的家住在村里的山尖尖上,黄土堆砌成的房子,现在改住砖瓦房了,不管刮风下雨,都不怕了。”62岁的卡毛加曾居住在一个地质灾害严重、交通不便、缺水严重的藏区偏远贫困乡村,大半辈子都没住过砖房。得益于异地扶贫搬迁,现在卡毛加搬到了离同仁县城3公里的尕日新村,有了自己的小院,住起了砖瓦房。

青海省委副书记王建军在此前召开的青海省异地扶贫搬迁动员大会上表示,从全国和青海多年的扶贫实践来看,异地搬迁可以让当地民众彻底摆脱制约发展的恶劣环境,从根本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这是一种一次性投入很大但脱贫成效持久稳定的有效方法。

青海省藏区是中国除西藏自治区之外最大的藏族聚居区,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6个在青海境内,全省藏区总人口达21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6%。目前青海全省有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658个贫困村,涉及四省藏区连片特困地区。

“以为自己会一辈子住在那个贫瘠的山村里。”对于异地扶贫搬迁带来的各种改善,卡毛加无比感叹。她以前居住的同仁县年都乎乡曲么村共有村民81户、292人,人均0.1亩田地,是该县典型的贫困村。这个偏远乡村自然环境恶劣、海拔高、地质灾害严重,吃水困难。卡毛加回忆说,村民们去取水点挑水,“来回挑一担水要走2公里远”。

卡毛加说,她家共有5亩田地,坡地基本只能种小麦。但由于地质灾害频发,又缺水,种田种地几乎养不活人,自己又生病常年卧床不起,失去劳动力的她只能靠儿子外出打工,但一年的收入还不到1万元(人民币,下同)。

今年80岁的尕藏加与卡毛加有着同样感受,“以前从山上下来去县城看儿子最快也得半天时间,通过政府搬迁下来,不仅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离县城也只有半个小时的路程。”

2014年,卡毛加和村民们终于摆脱“看天种地、看天吃水”的困局。作为尕日村第一批异地扶贫搬迁的困难民众,卡毛加搬进了政府修建在县城周边的尕日新村。她的安置房面积达90平方米,住上了砖瓦房,第一次装上了电视、用上了洗衣机。政府还给她和老伴一些补助,每个月加起来也有1000余元的收入。

“政府为异地搬迁户建筑房屋80余平方米,并每户补贴8.2万元,同时结合城镇化建设,将搬迁户向城镇集中,创造相应的就业创业条件。”同仁县扶贫局副局长李占国介绍,通过整村扶贫,着力帮助贫困藏族牧民民众解决安全饮水难、住房改造难等问题,并向他们提供技能培训等优惠政策,让搬迁户实现就地转产创业就业。

按计划,“十三五”时期,青海将完成20万贫困人口的搬迁任务,且对青海藏区六州集中安顿的建档立卡贫穷户,每户补助9万元;自主安顿的建档立卡贫穷户每户一次性补助10万元;整村整社同步搬迁的非建档立卡贫穷户,每户补助5.5万元,预计到2018年底,青海省藏区将实现整体脱贫。(完)

全站热点
区领导检查G20峰会期间反恐安全迎国卫复审环境整治暨阎良应急供水工作

2016-09-03 19:30阅读

太华路街道联合公安新城分局开展大擦洗活动

2016-09-02 19:10阅读

长乐坡小学认真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2016-09-02 15:22阅读

阎良区召开国卫复审迎检工作培训会

2016-09-01 20:15阅读

以公平正义为目标 执行好每一起案件

2016-09-01 10:45阅读

未央区食品药监局汉城所召开西查村国卫复审食品安全整治推进会议

2016-08-31 12:52阅读

莲湖区安监局积极参加全区夏季运动会

2016-08-30 18:4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