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把孜然我们就是烤串了”
“还差点盐”
“为自己‘带盐’,警服蓝和盐粒白更配”
调侃着,南大街派出所的民警结束了短暂的午餐时间,迎着烈日又走上了工作岗位,开始了自己的高温战斗记。此时,室外温度39度,地表实测温度50度。
一、阳光下奔跑的反扒民警
结束早巡的反扒民警张少伟回到办公室,一口气将一瓶刚矿泉水喝的见了底。虽然是早上7点半,但他的衣服仿佛经历了一天阳光的炙烤,汗渍斑斑。“换身衣服继续上岗”张少伟如是说:“早上刚刚在通道口抓了个现行,还穿这身衣服太显眼了”。当日,陕西省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称最高气温将升至39℃。在张少伟眼中,被烈日炙烤的古城,比平日需要更长时间的巡逻。“盛夏高温,正是扒窃的高峰。特别是女性,背的包包习惯跨在身后,有时候一个不注意,放在包里的手机和钱包就会‘不翼而飞’。所以我们一般会加大巡逻力度。
钟楼地下通道——豪华国际——第一医院——环城公园——书院门——世纪金花——钟楼,这条线路,张少伟和他的队员们走过无数次,哪里发生过几起案件,什么时间点案件易发,摄像头的拍摄范围,他们了如指掌。“这几天,第一医院发案较多,虽然扒窃案件较小,却和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尤其是医院,涉及的是百姓的吃饭钱、救命钱,案件很小但危害很大。我们针对这一情况研究观看了近期第一医院的所有监控视频,确定了几名形迹可疑的人员,重点部署了警力守候。”中午12时30分许,队友传来消息,有一名可疑人员出现在医院外科楼附近,张少伟迅速带着其他几名同事前往。嫌疑人苏某在眼科住院部正欲实施盗窃行为时,反扒民警们一拥而上,将其现场抓获。
将嫌疑人苏某带回派出所后,张少伟和队友们开始准备下一轮的踩点,和同事部署下午的巡逻路线。“我们多走几个地方,就可能会减少群众的一些损失。能少接到几个报案,就是对我们在烈日下每天走这几十公里最好的表扬。”张少伟说。
二、标配霍香正气水的刑警
李元元边打电话边往身上喷洒驱蚊水,随身携带的小包里装着清凉油,还有一盒霍香正气水,这也是南大街派出所的刑警们夏日里出任务的必备行头。刚刚,他得到消息称有人将要进行毒品交易,他迅速拿起时刻都准备好的小药包,并和刚刚从蓝田看守所出发的同事取得联系,兵分两路赶往长安区。午后的阳光炙烤着马路,行人和车辆都很少,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李元元熟练的从药包里拿出一支霍香正气水一饮而尽,他解释着并不是害怕中暑,只是中暑会让人反应迟缓,影响工作效率,还是要尽量避免的。
在对周围情况作了仔细观察后,他将车停在一个相对隐蔽的地方,和同事步行前往嫌疑人可能的交易地点。“对于这种案子,我们一般都要提前架网守候,摸清周边环境尤其是道路情况,堵塞嫌疑人可能潜逃的所有路线,也防止嫌疑人突然变更交易地点而我们却不了解周边环境”李元元如是说。另一路民警也赶到现场,简单的任务分工之后,他们开始了对周边地形及可疑人员的勘查,此时,正值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刻,地表实测温度达到52摄氏度!
烈日、高温、蚊虫叮咬,李元元和他的同事始终用鹰隼般的目光扫描着可疑人员,狡猾的嫌疑人却和民警兜起了圈子,一再的变换着交易地点,一整个下午就这样在跟踪追逐中过去了,出发时的一个个白脸小伙子全部变成了红脸的关公。夜幕降临,暑气却愈发蒸腾,嫌疑人此时终于有了动作,有人上前与其接头,嫌疑人从随身挎包中取出四个自封袋小包交与前来购买毒品的一名中年男子,民警见机迅速冲上去,将二人抓获,现场缴获毒品4包。
凌晨12点,当民警带着嫌疑人雷某离开时,浑身上下的衣服不知干湿轮回了多少次,夜风一吹,直似僵硬的外壳,民警们都戏称衣服可以“熬盐”了!
三、昼出夜不伏的社区民警
早上9点,尽管还没到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可这里,阵阵热浪夹杂着灰尘扑面而来,没两下就让人“灰头土脸”,连喘口气都明显困难了许多。这里是书院门社区一个正在装修改建的工地。此时,社区民警王玉娥正带着辅警对工地消防安全进行检查:“消防通道这里不能堆积这么多材料,已经完全堵塞无法通行了,万一发生火灾怎么撤离”“消防栓在哪里,是否真正通水”......
在确定了消防栓能够正常使用,并监督工人将消防通道清理干净后,王玉娥身上的警服早已被汗水浸湿,没来得及休息,她又开始了自己的每日巡查。“电线这样缠着太危险了,纸品店易燃品多,得特别注意防火啊!”“你们最近得提高警惕,不能让不明身份的人混进酒店,有什么情况马上给我打电话。”“做小本买卖不容易,关门前别把贵重物品留在店里。”……就这样,王玉娥在社区里走走停停,蓝警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慢慢显出汗渍的痕迹,尽管烈日炎炎,但丝毫没有影响她工作的热情。王玉娥说:“虽然都是一些小事情,但更需要十二分的耐心细致,就怕有一处没提醒到影响居民的安全。”
除了检查安全隐患外,她还操心着社区里很多大小事情。社区内有一位16周岁的脑瘫孩子李嘉宸,在户籍系统中却一直没有录入照片,担心不采集照片可能会影响到孩子日后申请低保、办理城镇居民医保等相关事宜,王玉娥不避高温,多次走访孩子父母,耐心为其讲解不采集照片可能给孩子日后生活带来的影响。最终,成功为孩子在户籍系统录入照片。
夜幕降临,暑气却未散去,王玉娥又走在了冒着丝丝热气的马路上,宾馆内是否存在无证入住不按规定登记、有无入住人员吸毒等违法活动、网吧实名登记情况等都是清查的重点,不用说,王玉娥警服上的白盐粒又要增加不少!
四、“蒸笼”里的的警务站民警
赖鑫向大家展示了他的警服,腰部已经出现约3-4层盐霜痕迹,背部左右两边成常态性湿漉,背部以下星星点点的显出盐霜斑点。他刚刚配合120将一名哮喘突然发作的群众送往医院。中午临近吃饭时,正在巡逻的他发现路边有一男子神情异常,滑到在地,他迅速上前查看并拨打了120,由于不了解男子身体状况,他不敢贸然移动男子身体,又害怕高温炙烤加重男子病情,果断和随行的辅警一起用身体为该男子遮挡阳光,搭建出一片荫凉直到120到来。“当时光着急呢,害怕人出事,哪想到阳光那么毒,不过这警务站比起外面的温度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呀。”
四面玻璃,阳光直射,这便是南大街派出所警务站,从这里看向钟楼,空气似乎都因高温而扭曲,而工作却从来不会因为高温而有所打折。午后14时左右,一阵急促的铃声将警务站因高温而凝滞的气氛划破,报警人称在永宁宫附近与人发生纠纷,民警迅速赶往现场,发现是两人因为停车问题产生矛盾,两人都在车内指责对方互不相让,将停车场的出口堵塞,民警赶紧进行协调,经过半个小时苦口婆心的劝导,双方终于搁置争议,让开了行车通道。而此时,民警已经在太阳底下站立了40分钟,汗水又一次在警服上留下了它的痕迹。
赖鑫说每次出去接处警、巡逻、盘查,要头戴警帽,腰间挂着沉甸甸的“八大件”,全副武装。一到外面,蒸腾的热气就会“腾”地串了上来,全身的衣裤就黏到了身上。钻进巡逻车则像进入了烤箱,座椅和方向盘上发烫,车里闷热难当;回到警务站,就像进入了另一个蒸笼。不过,没有汗怎么为自己“带盐”呢,这么热烈的太阳也要有更热烈的工作激情相配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