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一带一路”让陕西走在前列 新华社撰文为陕西经济点赞

2016-07-18 08:30  陕西传媒网-三秦都市报

长安号专列(资料图)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8%左右,服务业投资增长15.2%,外贸进出口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十三五”开局之年,尽管经济下行压力仍存,但陕西交出的“半年成绩单”仍让人眼前一亮。上半年,陕西主动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追赶超越步履矫健。

创新驱动力促产业结构优化

在西安高新区的众创空间“创途在XIAN”里,活跃着许多年轻而忙碌的身影。记者在“80后”创业者王辉创办的非凡士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看到,利用3D打印技术生产的兵马俑、钟表等作品精巧别致。

而这仅仅是陕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动能转换的一个缩影。

曾几何时,“挖煤卖油”还是陕西这个资源大省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年来能源价格“跌跌不休”,陕西经济也步入了下行调整的“阵痛期”。

陕西省发改委主任方玮峰介绍,陕西近年来依托科教优势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以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制造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龙头,积极引导非能源产业发展,以改变过去能源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为经济增长注入更多新动力。

“一带一路”让陕西走在前列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陕西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站在了内陆对外开放的前沿。

目前,陕西已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联系,112家全球500强企业在陕落户;西咸机场获批72小时过境免签,“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目的地遍布中亚5国44个城市和站点;西安新筑站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大的物流集散中心……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任保平认为,陕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实现了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大协作、大开发、大融合,加快形成了内外统筹、合作互动的开放发展新格局,在新一轮全方位开放中走在前列。

补“短板”攒足后劲谋发展

实现追赶超越要突出长项优势,但短板也要补齐。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陕西的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涉及陕西的有3个,面积超过全省半数;国家贫困县和片区县56个,占全省区县总数的二分之一。

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陕西省委、省政府科学谋划、综合施策,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作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秦巴山区,或许是观察战役进展的最佳地点。

曾经的贫困“短板”,正在形成新的发展后劲。今年上半年,陕南预计经济增长9.5%左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关中、陕南、陕北三个板块中领先。

陕西省委主要负责人说,陕西将紧盯2020年这个关键节点,紧紧围绕精准脱贫要求,切实抓好“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扶贫措施落实,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新华社记者 李勇 石志勇 陈晨

全站热点
“十三五”陕西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总产值将达到千亿元

2016-07-17 09:00阅读

上半年陕西省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增长61.9%

2016-07-16 09:03阅读

草滩街道三项措施促进民生工作

2016-07-15 18:59阅读

临潼区新市街办加强档案安全管理工作

2016-07-15 08:24阅读

灞桥区洪庆区域农技站免费发放农业书籍激发农户学习热情

2016-07-14 12:10阅读

未央区食品药监局未央湖所召开辖区医疗机构药房精细化管理工作部署会

2016-07-13 17:45阅读

草滩街道多措并举整治辖区广告乱象

2016-07-13 09:5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