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国家审计报告:有央企违规决策致损失浪费超百亿(2)

2016-07-12 08:31  《中国经济周刊》

2015国家审计报告出炉 年度“体检”十大问题聚焦

为什么重点审计这些企业?

中央企业是国有企业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审计署一直把中央企业审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每年都会选择一些重点企业进行财务收支审计或专项审计调查。

自2010年审计署首次单独公告央企财务收支审计结果以来,审计署已公布了对50余家央企的审计结果,涵盖烟草、军工、石油石化、电力、能源、钢铁、汽车、装备制造、电信、建筑、航天、冶金等领域,重点审计企业集团总部和部分所属骨干企业。

《中国经济周刊》根据审计署公告统计,2010年至今,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接受3次审计,是所有央企中接受审计次数最多的。其他央企均接受1~2次审计。

现在,企业审计公告制度日臻成熟,对央企的审计结果公开已经成为常态。今年,审计署发布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等10户中央企业2014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以10户企业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为基础,重点从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情况、企业重大决策和管理情况、发展潜力、廉洁从业、以前年度审计整改等方面开展审计。着力揭露企业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反映影响企业发展潜力的重大风险隐患和涉及体制机制的问题。

今年,审计署还发布了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金融机构2014年度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

记者注意到,与往年相比,今年发布审计结果的金融企业户数最多、涉及面宽、范围广。

就此,审计署金融审计司主要负责人表示,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曾明确要求,要对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实行审计监督全覆盖;2015年两办印发的《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中“主要任务”的第一项即是“实行审计全覆盖”。 2015年审计的5户金融企业,类型包含银行、金融控股集团和保险公司,区域涉及境内外。截至2015年末,金融审计5年来已对所有中管金融企业本级实现了审计监督全覆盖。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注意到,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近5年来唯一接受过两次国家审计的中管金融机构。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全站热点
西安市临潼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对临潼区预防接种单位及人员的公示

2016-07-11 18:15阅读

灞桥区荣获“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称号

2016-07-11 13:21阅读

陕西启动暴雨Ⅳ级应急响应 预计今天有强降水

2016-07-11 09:15阅读

杜绝“毒跑道” 陕西从学校体育设施采购质控入手

2016-07-09 11:30阅读

蓝田气象局:进一步加强镇街气象工作

2016-07-08 19:01阅读

陕西网上零售额达692.9亿元 总量位列全国第十位

2016-07-08 08:33阅读

陕西: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日程安排

2016-07-07 14:3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