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高考最大的不爽有两个:一是相关政策没照顾人口大省,二是河南没有特别好的大学。
河南人多,高考竞争太激烈。我们填志愿时,学校要求:在河南招生的任何一所重点高校都得有人报考,但不能同时有两个人报考同一所,一是避免同学之间竞争,二是保证每个成绩好的同学都能上重点,三是确保学校的升学率。我当年想报考四川大学,但有个同学也报了,班主任就做我的思想工作,想让我报西部的一个重点高校。我不愿意,班主任就联合我父母一起做我的工作,他们说:我是应届生,成绩起伏很大,那个同学比我成绩稳定,估计我考不过他,等等。我就同意了。结果,高考成绩出来,我比那个同学分数高。我一个多月没搭理我父母和班主任。第二个不爽就是河南没有特别好的大学,如果有,我也不用千里迢迢跑到西部读书了,河南考生的竞争也不会这么激烈。
我对高考最大的不爽有两个:一是省内竞争比较激烈;二是福建好的大学不多,选择余地比较少。
因为福建的小孩高考都不太喜欢出省,几乎所有的尖子生都会挤破头往厦门大学那边报,所以厦大可能原本的录取分数并没有那么高,但是被省内的学生给挤上去了,特别高,搞得我们考厦大也比较难。
福建好的学校太少,一般最好的、不喜欢出省的学生都去厦大了,其次的去了福州大学,再来就是省内普通的学校了。选择余地太小。而且,北方的名校在我们这里招的人非常有限。
作文题目神马意思?
小吴,安徽人,2007年参加高考
我对高考最大的不爽是作文题“不知所云”,坑人不浅。
连续多年,安徽省的高考语文作文题都被“吐槽”,因“不知所云”“晦涩难懂”而走红网络。有一年的题目是“提篮春光看妈妈”,有一年的立意角度是“弯道超越”,还有一年的材料是“不深不浅种荷花”,更离谱的是有一年命题是“梯子不用请横着放”……虽然都是角度自选,但是材料和题目生僻啊!这些与学生生活距离远,导致学生不会写、写不好的作文题目,真是坑人不浅。
700 多分才能上清华!
小周,山东人,2004 年参加高考
我对高考最大的不爽有两个:一是分数线高,二是侵犯隐私。
山东省分数线特别高,我们那年文科、理科一本线要600 多分,如果一个理科生要考清华,要700 多分!而且,为了抓作弊,每个考场都安装一个高清的摄像头,360 度无死角,我认为很侵犯隐私。文|经济网 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