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段子,帮大家入戏——
如果生命还剩8年,你打算做什么?
我们做 《5年高考3年模拟》。
2016年的高考马上要来了。这几天,南方和中部个别省份的考生和家长好像有些不爽。其实,全国各地的同学,提起高考,都是又爱又恨,包括被“地方上的同学”各种羡慕嫉妒恨的北京同学。
谁说北京的录取分数线低?只不过清华、北大等高校对北京生源的录取率高一些罢了。但哪个地方不是这样?复旦大学招的上海考生不多吗?浙江大学招的浙江考生不多吗?西部地区个别省份考全国的高校都被照顾呢!
而且,北京许多学校更重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我们不仅要读书考试,还要培养各种能力,上各种班,压力也很大。北京孩子上清华、北大也很难。为了让孩子上个更好的学校,有很多家长都把孩子送到其他省份去读书,然后再回来参加高考。竞争也很激烈。
作为文科生,我觉得北京好的文科类院校比较少,只有北大、人大、北师大等少数几所,不像理工科的高校那么多。相对理科生来说,我们文科生的选择面比较窄。我这么说,大家会不会骂我?我只是从个人的角度说我的感受。而且,北京的语言类学校对男女考生严重不公平,比如北语、北外,女生要比男生考的分高很多才能上。
江苏高考历史上,曾经有过唯一一届魔鬼程度创纪录的“3+大综合”,也就是语数外3张考卷+物理、化学、历史、政治、地理、生物一张大考卷。听着就很崩溃有没有。9门功课哪门也不能偏废。很不幸,姐就赶上了这一届。
姐所在的高中是江苏省一所国家级重点高中。高二毕业时,我们已经学完了高三的课程。于是整个高三我们都在复习、提高;做卷子、改卷子、讲评卷子……做完了各种官方模拟卷,老师就自己出题组卷,那叫一个“暗无天日”啊。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高一时班上来了两个北京的借读生,托了亲戚到我大江苏的学校来接受“魔鬼训练”的。她们的成绩比我们班的倒数第一还差很远!最终,她们回到北京参加高考后,都考上了北京还不错的二本。
姐还算没白吃苦,考上了江苏本地一所211学校。班上有一位北京同学,一问高考分数,比我差了100多分啊(当年,北京采用“3+小综合”,总分和江苏卷一样为750分)。不过人家挺淡定:要不是成绩差,谁到外地上大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