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县围绕全年安全生产指标,按照年初与市政府签订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强化措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为抓手,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年活动、城镇运行安全和打非治违为重点,夯实监管责任,创新监管方式,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及时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了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全县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特种设备、农用机械等行业实现零死亡,上半年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态势。
(一)夯实安全监管责任,完善安全监管各项制度,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强。一是扎实安排部署工作。3月初召开了全县2016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2015年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全县安全生产形势,表彰了31家先进单位和66名先进个人,对2015年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二是层层落实责任。县政府与20个镇、42个部门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我局分别与3家非煤矿山企业、41个危化品企业、1个烟花爆竹批发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与3户水电项目企业签订了承诺书,同时督促各高危行业企业分别与车间班组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一线。三是定期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通报事故,分析形势,安排部署工作。今年,先后组织召开了1次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2次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议,10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重大问题。
(二)加大执法检查工作力度,规范高危行业的安全监管。一是严格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督促新建危化品企业按要求做好安全生产许可证申报工作,提前3个月指导延期换证企业做好申报工作。二是强化矿山企业节后复产验收工作。对节后恢复生产的非煤矿山企业严格执行先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三是切实加强节日期间烟花爆竹安全监管。严格把关,认真审查,办理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203个,同比减少62个。共收缴非法烟花爆竹200余箱,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宣传车82辆次,印发培训资料350余份。四是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确保全县安全稳定。今年以来,在重要节假日和敏感时期,共开展全县性安全生产大检查6次,牵头部门7个、参与检查部门37个、参加检查县级领导9个。截至目前,全县共检查各类单位565家,发现隐患132处,整改隐患132处。五是强化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先后安排了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及运输、建筑施工、民爆物品、森林防火、汛期等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其中,危险化学品领域共检查15次,下发整改指令书6份,烟花爆竹检查10次,下发整改指令书4份,目前隐患已全部整改到位;对3户非煤矿山企业以及央企水电工程中铁十七局、十八局项目部共开展检查17次,发现隐患23处,经复查验收,已全部整改到位。安全检查力求全覆盖,隐患整改率达到100%。六是3月11日,全市接连发生几起群众较为关心的事故和事件后,县政府召开了安全生产紧急工作会议,传达市政府紧急会议精神,及时印发了《周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省市领导重要批示和全市安全生产紧急会议精神、立即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的通知》(周政办发[2016]17号),各镇(街办)、各部门结合实际,迅速开展检查督查。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303家,排查隐患236处,截止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七是加大督察督办工作力度。县上四大班子领导多次对全县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检查、视察,县安委办不定期开展暗查暗访,对检查、视察、暗查暗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县安监局安排专人跟踪督办,今年以来共向相关单位下发督办通知书6份,确保隐患整改到位。八是对瑞宁绿洲建筑工地高空坠落伤害等事故进行了调查处理,通过事故调查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并促进事故善后工作的开展。
(三)增强企业职业安全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监管体系。一是年初组织30余户企业召开了2016年职业卫生工作会议,会议上与30余户企业签订了职业卫生目标责任书。二是开展职业危害普查摸底工作。严格程序,全面展开,确保普查质量,共普查46户企业,其中6户企业职业病危害严重,9户企业危害较重。三是利用4个月的时间开展工业企业粉尘和化学毒物危害状况抽样调查及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有关工作,督促企业悬挂职业危害因素警示牌和告知牌110余副。四是以开展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为抓手,督促企业开展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截至目前周至县21户企业已经完成职业危害因素检测,14户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完成了职业病现状评价,17户企业开展了职业危害因素年检工作。五是开展职业卫生专项检查工作。截至目前,共检查23家企业,发现隐患51处,现场整改20处,下发整改指令书31处,经复查已全部整改到位。
(四)将安全生产与城镇运行安全整治同部署、同推进。各镇(街办)、各部门结合城镇运行安全整治目标任务,紧盯与群众生活、出行安全密切相关的道路交通、消防、城镇燃气、高层建筑、锅炉、电梯、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大力开展集中整治。水电气暖治理方面:水务局联合县公安局、电力局开展了取缔非法砂场联合执法活动,共出动120余人,车辆17辆,人员90余人,动用大型机械7台,拆除非法砂场14家,捣毁料台16个,铲毁传送带及分筛设备16套,拆除砂场砖混房屋19间,活动板房54间,拆除变压器3台,拔除电杆13根,切断高低压线路300余米;电力局对辖区用地线路、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的30余处隐患,已全部整改到位;规住局深入开展了燃气管线及附属燃气设施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对52户非居民燃气用户,实行年度100%入户排查。对全县区域内各类天然气管线、设施实行全天候无节假日巡查,对存在危及天然气管线安全的行为实行旁站式管理,燃气设备每月完成一次维护保养,确保管线设备运行安全。消防安全治理方面:共检查单位162家,发现火灾隐患及违法行为287处,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35份,督促整改火灾隐患或违法行为287处,整改率达到100%。交通秩序治理方面:检查客运车辆420余辆、拍摄违法乱停1650余例,行政拘留无证驾驶人员99人,暂扣违法载人三轮车36辆;拖移占道车辆12辆,没收私占车位隔离墩36个;查处非法营运车辆6辆,规范车辆停放800余车次,规范占道经营、乱摆摊点20余处;清理出租车、客运班线野广告300多处;处理出租车违规停放、截头猛拐行为12起;清除卫生死角600余处、占道障碍物53个、废弃广告牌3个、出店经营18户;查处不盖篷布、带泥带水上路、抛洒等违法行为200余起;整治占道施工行为10余处,整治道路安全隐患150余处;为了改变县城车辆乱停问题,县城管局对县城人行道违停的278辆车辆正在实施行政处罚。
(五)加强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安全保障和救援水平。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预案库。对20个镇、23个部门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并重新备案;制定了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及烟花爆竹行业地震应急预案。二是加大应急演练工作力度。督促各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企业、单位开展了应急救援演练。三是在6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即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练周期间,以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燃气管道、汛期和校园安全等为重点,开展多部门联合协作的安全应急预案综合实战演练。
(六)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一是以全国第15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主题。组织策划了安全生产月电视讲话、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周、安全文化周、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练周等活动。全县共悬挂横幅150余条,制作宣传图文结合展板200余块,组织了50人的锣鼓队烘托气氛。专门印发《周至居民安全知识应知应会》、《安全生产知识读本》3000余册,印制各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资料10000余份给群众免费发放。二是加大各类媒体的宣传力度。在周至电视台滚动宣传安全生产月主题和举报电话;在《金周至》制作了安全生产月宣传专版,刊登安全生产月动员讲话、县政府主要领导及有关部门和镇街领导谈安全署名文章、宣传安全生产群众举报制度、暗查暗访制度等内容。三是加大了信息报送力度。截止目前,我局共报送各类信息79条,其中被省局网站采用30条、《陕西安全》采编3条、被市局网站采用18条、《西安安全》采编2条、《金周至》采编5条、县委、县政府采用71条。四是继续推进安全教育培训。共举办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职业卫生等安全生产培训班5期,培训安全管理及一线从业人员61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