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湖路全长2260米,是一条以汽贸、餐饮、服装为主的综合性商业街道。城市治理工作开展以来,莲湖区青年路街道主动适应城市管理工作新要求,树立“先服务、后管理”的工作理念,率先在莲湖路沿街商户中推行门前“三包”示范街和垃圾袋装化集中收集作业模式,着力解决垃圾乱倒、保洁不力的问题,以实际行动引导商户积极参与城市治理工作,大大提升了管理水平和治理效果。
深入动员 营造共建共管氛围
作为辖区主干道,莲湖路商业街店铺林立,行人众多,街道两旁公用垃圾桶设置有限,不少沿街的单位、门店经常将垃圾堆放在路边、树穴、电线杆及果皮箱旁,道路保洁压力极大,影响了辖区整体市容市貌。此外,群众参与城市治理工作积极性不高,管与被管“两张皮”现象一直是基层城管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为缓解城市治理矛盾、提升广大商户共治共建的参与度,青年路街道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服务促管理,变被动为主动的工作理念,积极发动群众,解决治理难题。组织区级门前“三包”包抓单位、街办包抓干部进店入户,向商户发放《致商户的一封信》,广泛争取沿街商户的理解支持;召开座谈会,宣传生活垃圾定时袋装化收集的优点,使生活垃圾袋装化制度深入人心;积极搭建沟通平台,广泛听取商户意见建议,明确垃圾收集时间,解决商户垃圾无处清倒的问题,促使商户积极参与门前“三包”精品街区创建活动。
加大投入 规范垃圾收集服务管理
针对莲湖路商业街沿街商户垃圾清倒不便问题,青年路街道先后投入7万余元购置3辆电动三轮垃圾收集清运车,专门负责收集沿街商户垃圾;针对道路共用垃圾桶设置有限问题,投入2万余元为沿街295家门店免费配发了制式统一、编码齐全的垃圾回收箱;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二次污染的问题,街道积极推行垃圾袋装化收集工作,采取自愿形式进行垃圾袋配送,同时安排专人每天在10:00—11:00、15:00—16:00、20:00—21:00三个垃圾产生高峰时段,挨家挨户主动上门开展收集作业。
经过近一年来的试点推广,青年路街道通过主动服务,引导商户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实现了管理上的“软件升级”,莲湖路沿线商户从过去的被动配合变为如今的主动参与。与此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保洁员的工作效率,保证了沿街清扫保洁质量。
明确责任 形成“1+2+2”监管模式
针对城市治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回潮,青年路街道依托现有的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在莲湖路实行“1+2+2”监管模式,即配备1名城管执法员、2名网格巡查员和2名保洁巡查员进行日常监督检查。保洁巡查员负责清理垃圾回收箱及对门店违规行为取证上传;网络巡查员根据信息平台反馈对门店下达整改提醒单;城管执法员对拒不整改的门店进行违规处罚,确保街面无乱堆、乱倒、乱放生活垃圾。组织干部对“三包”门店进行定期检查,发挥政府“联络员”职能,对驻地单位和沿街商户落实门前“三包”和“垃圾袋装化”进行有效督导。
“三包红黑榜” 建立健全奖惩机制
为充分调动沿街门店参与门前“三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青年路街道根据督查情况完善激励和问责机制,在莲湖路全段试行门前“三包”红黑榜。根据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记录和《文明经营示范户评选办法》、《商户自治公约》等相关制度规定,每月对门前“三包”责任履行情况评分排名,分别取前3名和后3名以“红黑榜”形式上墙公示,对排名前三名的商户以红榜方式表扬,对连续三次上黑榜的商户交由执法中队依《西安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进行处罚,鼓励先进、督促后进,形成奖勤罚懒的“竞争格局”。自“红黑榜”创建以来,沿街商户的“三包”责任意识大幅提高,增强了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沿街卫生秩序得到了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