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开展以来,莲湖区红庙坡街道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学习教育的部署要求,在抓好学习教育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将学习教育与区域化党建有机结合,实现了学习教育与区域化党建的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区域资源共分享让“学”这个基础更牢固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在准确把握学的内容和要求前提下,红庙坡街道创新学习思路,充分发挥区域化党建资源整合优势,鼓励党工委直管的39家党组织利用好15个社区党建共建联合会平台,加强与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党组织的学习交流与互动,进一步活跃学习氛围,提高学习质量,让“学”这个基础更加牢固。一是共享学习资源。区域化党建各成员单位积极响应社区党建共建联合会“共驻共建”号召,无偿提供学习场地、设备、资料等资源,分享给其他成员单位使用,有效解决了在学习教育过程中部分党组织因党员人数较多而出现学习资源紧缺的问题。二是强化学习交流。在以支部为单位抓好各自集体学习和主题讨论的基础上,各社区党建共建联合会始终坚持集体学习制度,号召各成员单位党组织书记在学习教育中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为普通党员抓好学习教育做出了表率。通过学习交流,各成员单位党组织书记互相借鉴学习教育过程中好的经验与做法,共同提升了抓好学习教育的责任感。三是丰富学习载体。在做好学习教育规定动作的同时,各社区党建共建联合会组织成员单位,在全体党员中组团式或巡回式开展党课宣讲、集中辅导、知识竞赛等活动,丰富了学习载体,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也让学习效果得到了深化。四是倡导互帮互促。考虑到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多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的实际,各社区党组织为他们送去了“小册子”和“口袋书”,解决了成员单位党组织的工学矛盾;各成员单位党组织则号召各自直管党员8小时以外到社区报到,以在职党员身份接受社区党组织管理,在社区积极开展帮学、送学等志愿服务,促进了社区党组织学习教育全覆盖。通过互帮互促,不仅实现了学习教育的共同规范和提高,更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教育氛围。
工作重心往下沉让“做”这个关键更扎实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关键在“做”。在明确做的标准和要求前提下,红庙坡街道结合区域化党建,积极推动学习教育工作入网进格,从街道、社区、网格三个层面设计活动载体,教育引导全体党员立足岗位作奉献,以实际行动检验学习教育成效。一是街道层面。坚持区域化党建“3+2”工作模式,深入开展“五检查五提升”活动,要求所属街道各党组织结合工作实际,通过检查“四位一体”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开展情况,检查城市治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检查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各项指标进展情况,检查平安建设和社会稳定情况,检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整改落实和案件查办情况,切实解决党组织和党员个人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源源动力。二是社区层面。要求15个社区党建共建联合会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不断提高成员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参与社区发展建设的积极性,按照项目化运作“两全两准”标准,扎实推进2016年建立的30个区域化党建项目,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要求社区“两委会”党员干部围绕优化管理服务、促进社区和谐发挥作用,落实好政务服务、“N+5”群众工作模式等制度,下大力气解决好居民群众关心关注、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三是网格层面。将街道党工委直管的1134名党员全部划入43个党建网格小组,由党建网格小组组长、网格党建指导员负责组织联络,带领全体党员在网格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员责任区和示范岗,要求每名党员分别包抓网格内的楼栋和住户,做出服务承诺,在经济发展、城市管理、社会综合治理、社会服务保障等方面提供上门服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建立“1+N”帮学机制,由网格内3-5名党员组成1个帮学小组,结合实际,联系若干名难以集中的离退休老党员、流动党员、文化程度不高党员等,开展帮学促学,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建立问题关联机制,把网格内党员解决群众问题的实际情况与做合格党员需要解决的五个方面基本问题紧密关联,以实际行动促进问题整改,通过问题整改检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