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村民亲切交流
保平安, 凌晨的时候就要去巡逻没空洗漱, 也没顾上喝口水,石丹和同事孙园栋开车出来巡逻的时候是凌晨4点多。
“老石又开始巡逻了呀” !刚打开门匾灯准备生意, 街道东头的邢同科见到石丹的警车路过便热情地打着招呼, 尽管石丹才29岁, 比他大4岁的邢同科还是喜欢用 “老石” 来亲切地称呼这个包村片警。此刻武屯镇田间地头, 早起的菜农们也开始忙碌起来, 摘菜的摘菜, 装车的装车, 一筐一筐水灵的西葫芦、 茄子……将被送到农兴瓜果蔬菜批发市场了。此刻的石丹睁大眼睛显得特别警觉, 车开得很慢, 他不停地向路两边张望, 遇到陌生点的面孔, 都要下车询问一下, 丰收季节, 他最怕农民们的瓜菜受到什么意外的损失。
武屯镇辖区一共15个村子, 常驻人口就有3万7千余人, 巡逻完一圈大概要1个多小时的时间。6点多的时候, 警车开着灯停在了镇上幼儿园和小学中间的路边。早起已经有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了, 石丹觉得打开警灯不但可以提醒过往车辆减速慢行, 对很多人来说也是种震慑。
背着小书包自己上学的三年级孩子邢子阳, 蹦蹦跳跳地从警车边走过。每次看见他, 石丹就想起孩子曾说的那句话, “石叔叔, 每次看见你的车我就不怕黑了! ” 。
巡逻完回到派出所的时候是7:30, 这个时候石丹才开始洗漱,打扫卫生。
调纠纷, 辛劳换回百姓的信任9点钟是派出所里每天例行的晨会时间, 汇报前一天的工作, 安排新一天的任务。听着所长石志良最后强调要认真干好每一件工作, 石丹一边认真在日志本上做着记录, 一边准备着今天最重要的工作 — —去铁路医院看望受伤的王大叔, 调解处理一起村民邻里矛盾纠纷。
“我不懂法律但是我懂事实, 你们是不是在包庇对方! ” 病房里,说这话的时候60多岁的王大叔情绪激动, 一个劲儿在 “训斥” 民警石丹。因为之前和自己的邻居李大爷发生口角, 导致矛盾升级发生肢体冲突, 推搡中王大叔的一颗牙被磕松动住进医院。
伤情未达到刑事案件的高度, 石丹耐心地给王大爷做着各种解释……考虑到两个大叔年轻的时候在村里都是出了名的 “铁关系” , 两家又是连墙邻居, 从医院出来的时候都快12点了, 石丹想了想给李大叔打了电话准备见面调解。
中午没顾上休息, 整理了办公室各种资料, 下午李大叔就来到了派出所, “我以前对他家那么好, 他个忘恩负义! ” 没坐定李大叔就气呼呼的。倒了杯水, 石丹就坐在李大叔对面, 他想起自己的亲叔叔被邻居误解辱骂还不生气, 在邻居儿子大婚时主动帮忙, 最终感动邻居和好如初的事情, “大叔, 清朝六尺巷的故事咱也都听过吧……”
其实之前也只是一个 “面子”问题, 听石丹耐心一席话, 李大叔情绪平静多了, 盯着窗外, 嘟囔了一句, “呆会儿, 俺就去医院看他呀! ” 。
解困难, 感情是在付出中升华的送走李大叔都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 石丹的电话响起来, 广阳村的张铁要给孩子办理户口问题, 咨询需要准备什么资料。
喝了口水, 石丹又匆匆出门去了广阳村准备给村民解决户口问题。刚到村口,70岁的陈德运大爷见了石丹就 “亲” 得不得了, 拉着石丹的问东问西, “你结婚都不给大爷说一声, 咱去了也给你热闹热闹呀! ” 。
大概是经常走村入户, 石丹和广阳村的每一户村民似乎都很熟悉, 帮助村民们解决了很多日常中的琐事和麻烦事, 在村民眼中, 这个家在商洛的小伙子俨然也是村里的 “一份子” 了。
帮助张某准备完各种户口资料的时候, 出门的都快7点了, “原来资料确实挺复杂, 但是民警很上心。 ” 看着石丹消失在田野中的背影, 张铁很是感动。
回到办公室, 简单吃了点东西, 因为需要值班, 这一天石丹和几名同事必须住在单位。石丹的妻子在镇上的医院工作, 也很忙碌辛苦, 石丹说, 妻子也很理解她的工作状态。8点多的时候, 石丹趴在桌子上开始写工作日志, 这个是每天的必修课。
夜渐渐安静下来, 忙碌了一天的小镇开始褪去白日里的喧闹, 警灯闪烁, 晚上9点钟, 石丹开始和同事们在辖区内巡逻, 这个过程要持续到11点多, 这期间值班室会随时打来出警电话。
其实,2008年被查出心脏的输血功能偏差的问题, 医生一直建议不能太劳累的, 只是身高1.72米,体重不到110斤的乐的乐观石丹似乎没有听医生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