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城市治理工作开展以来,碑林区高度重视,坚持把城市治理工作作为“核心城区 美丽碑林”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采取强力督查、领导包抓、集中整治等方式,扎实做好“规定动作”,精心策划“自选动作”,努力在“强”、“严”、“细”、“实”、“快”、“广”上下功夫、求突破。
一、健全机制抓统筹,着力体现一个“强”字
一是建立区级领导包抓街道路段整治工作制度,对包括区级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在内的24名区级领导确定包抓路段,要求定期深入到包抓街道、包抓路段徒步检查,全面指导城市治理工作开展。区委、区政府先后召开6次全区会议安排部署城市治理工作,区政府先后召开12次专题会推进城市治理工作。二是成立区政府4个专项督查组,由区政府班子成员分别带队,取消周末休假,每天分片进行全区域督查。截止目前,区级领导及专项督查组现场督导检查200余次,做到了日督查、日汇总、日通报,对4000多个问题实行了“销号制”整改。三是成立街道层面城市治理工作委员会,在原有的区城市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在辖区8个街道办事处全部成立街道城市治理工作委员会,将街办、卫生、执法中队、交警中队、公安派出所、工商所、食品药监所等各种工作力量进行统一有效整合,推行街道网格化管理机制,形成街道层面的“大城管”格局。四是建立重点区域长效治理机制,制定出台《钟楼周边城市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由常务副区长担任组长,9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成员的工作小组,统筹推进整治工作,将道路清扫保洁、城市公共设施维护、绿化带清掏、规范占道经营等工作按路段进行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分别于每周二、四上报整治情况,确保工作落实成效。
二、主动增压创特色,着力体现一个“严”字
一是坚持顶层设计,在深入研究落实市上方案确定的3大类12项任务的基础上,结合区情实际,将工作任务拓展调整为3大类16项,主动增加了“规范管理便民蔬菜早市”、“提高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和服务水平”、“规范废品回收站点管理”、“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4项工作内容,为每一项任务明确了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现城市治理全覆盖、无盲区。二是坚持提升标准,在城市治理工作中实施推广《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共分为14章、112条,对城市治理中每一项工作的归口主管单位(责任单位)、概念解释、工作范围、作业标准(处置流程)和质量标准等内容进行明确,对各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在城市治理中的相关责任进行细化和分解,对每一个城市治理的“部件”都进行了“确权”,明确了作业标准、管理标准、考核标准,初步解决了“由谁来干、干成什么样子”和出现问题由谁来整治、整治到什么标准的城市治理核心问题,为城市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有效监督、公正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三是坚持严格考核,制定出台《碑林区城市治理工作考核办法》,明确由区治污减霾办、区城管委办公室、区交委会办公室、区安委会办公室牵头负责,区监察局、区考核办参加,对各街道办事处进行考核,各街道办事处根据区级相关部门工作配合情况,逆向考核区级相关部门,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夯实属地化管理职责。四是坚持取长补短,为了更好地做好城市治理工作,由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先后对市内兄弟城区进行了观摩学习,并到成都、重庆等城市进行了调研考察,更新了观念,增长了见识,引进了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三、加大投入强保障,着力体现一个“细”字
一是加强硬件投入。区政府设立200万元专项治理资金,8个街道办事处自筹450万元,专项用于城市治理工作中应急事件的处置。清明节期间,又投入5万元,在主干道两侧设置了环保祭祀箱方便群众祭祀,积极倡导群众以文明、环保、平安的形式进行祭奠,获得群众一致好评。二是加强作业车辆投入,采取融资保理等方式筹集2000万元,购置了46辆洒水车、垃圾清运车和机扫车,为保洁员购置60辆电动三轮垃圾收集车和14辆巡查电瓶车,全面提升城市治理工作水平。三是加强绿化建设投入,先后投资1440余万元,在南院门等重点路段摆放120组新式花箱,补栽苗木1000余株,启动了含光路等3条城市主干道绿化景观提升和7个小广场绿化改造建设,完成了中贸广场、西安交通大学等重点区域屋顶绿化建设。
四、集中整治重长效,着力体现一个“实”字
一是开展专项治理周活动,按照 “每周一个专项整治、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原则,从2月24日全市现场会以来分别确定了道沿整修粉刷、临街卷闸门整治、沿街商业指示牌整治、绿化管护专项治理、背街小巷整治等15项整治内容,将城市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已累计清掏绿化面积93360平方米,重新喷刷褪色黄色道沿约73.6公里,粉刷围墙、卷闸门、闸拉门88000余平方米,维修更换各类“城市家具”1540余个,暂扣违法经营摩托车、三轮车960余辆,清理沿街废弃家具、石墩220余车。二是定期开展大擦洗活动,每月在全区组织两次市容环境大擦洗,对各类城市家具、卫生死角进行集中擦洗清理,目前已组织10次,每次平均参与人数超过万人。三是集中开展联合执法,针对辖区内重点难点区域和反复回潮问题,由区城管委办公室牵头,组织城管、公安、交警、工商、规划、安监等职能部门和街办开展联合执法,对问题整改实行“挂号”整治、“销号”达标,攻克管理“顽疾”,确保治理成效。已累计组织联合执法60余次,使一批长期存在的脏乱差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受到居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四是开展大型立柱广告整治活动,对辖区内所有大型立柱广告进行全面拉网式排查造册,目前登记有规范手续的单立柱广告6处,强制拆除非法设置的单立柱广告牌1处。五是开展“野广告”专项治理,组织执法、公安等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成立联合治理小组,对张贴、发放野广告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目前追呼违法号码1800个,抓获处罚50余人,捣毁制贩窝点13个。
五、搭建平台优管理,着力体现一个“快”字
一是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功能,在原有无线数据采集、监督中心受理、协同工作、地理编码、大屏幕监督、综合评价、应用维护、基础数据资源管理、数据交换等9大功能的基础上,补充增加移动督办、视频监督、GPS监管、工地监管、应急指挥等功能,实现城市治理由被动向主动、由静态向动态、由粗放向精细、由传统向现代的根本性转变。二是建立快速反应处理机制,将全区23平方公里范围划分为650个万米单元网格36个管理网格,招聘76名专职城管监督员,配备“城管通”每天在36个管理网格进行巡查,确保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通过“城管通”上传到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由平台实时在线派遣,限时处理。目前每天发现问题数稳定在800多件,处置时效由过去的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提高到现在的半个小时以内,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六、全民动员大宣传,着力体现一个“广”字
一是加强媒体宣传。自城市治理工作开展以来,碑林区先后在省市主要报纸刊发新闻稿件60篇;在省市电视媒体播放电视新闻17条。二是强化网络互动。先后开通了“魅力碑林”、“碑林城市管理”微博、微信公众号,宣传城市治理知识,刊发城市治理工作动态98篇,并通过门户网站在线访谈等形式加强与网民互动交流,提高群众对城市治理工作的知晓率。三是设立投诉电话。通过“12342”投诉热线,全天候接受市民群众对城市治理工作的投诉、意见和建议,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告知当事人,畅通政府与市民群众的沟通渠道。目前已接受群众投诉216起,处理216起,处置回复率100%。四是坚持走访宣传。先后印制了2万余份《城市治理倡议书》和《告知市民书》,并利用车载广播在大街小巷进行循环播放,同时组织各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和城管执法中队执法队员主动进机关、进街道、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向辖区干部群众宣传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组织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到城市治理工作中。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克服思想懈怠,全力以赴推进各项专项整治工作。一是继续按照《实施方案》中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夯实责任,强力推动,确保各项整治工作按期完成。二是继续广泛开展各种形式宣传工作,为城市治理工作凝聚更多的社会共识。三是深入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全面提城市治理工作科学化水平。四是继续把督导考核作为推动工作的有效手段,确保城市治理工作取得实效,为“品质西安”建设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