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开展调查摸底。以社区为单位对辖区内闲散青少年基本状况进行摸底,明确专人与青少年进行面对面交流,掌握其思想动态和现实要求,并建立工作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动态新,实现对闲散青少年的信息跟踪。
二是开展教育管理。街道团委、关工委、妇联、司法所等部门联合开展闲散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工作,加强对青少年道德观、法制观、劳动观的教育引导,强化青少年心理教育疏导,提高青少年应对不良诱因的能力。
三是开展就业引导。通过就业再就业培训为平台,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多种培养模式,提高青少年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处于闲散边沿的适龄青少年接受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