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长安区发改委获悉,截至3月底,今年全区330个重点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68.37亿元,130个在建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达64.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5.1%。创新驱动,支撑发展,引领转型,提速赶超,已成为长安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首战之年,也是长安加快转变、加快赶超、加快隆起的关键时期。今年以来,长安区主动适应引领发展新常态,深刻领悟把握五大发展新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盯紧政策、研究政策、利用政策,将“经济强”作为区域发展的第一要务,坚持项目带动,提速项目建设,增强争跑劲头,推动一、二、三产全面对接,不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倾力打造总量持续扩张、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强劲、质量效益俱佳的长安经济升级版。以更加有力、有效、有为的举措,真正使又好又多的项目成为长安积蓄增长潜力、增强内生活力、转换发展动力的强大支撑。
咬定目标,精准发力。长安区紧紧围绕保持投资适度增长和投资结构优化,着力壮大主导产业,狠抓重大项目建设,精准打造发展平台,借势扩大招商范围,精心谋划涉及基础设施、现代农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社会民生等330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额达到3196.4亿元。全力推动13个新型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长安新城商业综合体、奥特莱斯国际商务社区等5个商贸项目。目前,潏河湿地公园挖湖工程、合能长安城等15个支撑作用强、综合效益高的项目已全面开工, 三星闪存芯片、半导体封装测试、华泽新材料、百丽鞋业等重点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全区多极支撑、多轮驱动的工业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做强做大区内骨干企业,培育特色鲜明产业集群。长安区围绕做精现代农业、做强现代工业、做活现代服务业的基本思路,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项目为先”的理念,坚持一手抓项目要素保障,重点推出常宁新区综合管廊等5个PPP新型融资项目,制定出台新增“四上企业”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扶持政策,有效释放创业创新活力,持续提升区域经济实力;一手抓企业培育引进,以常宁新区、长安新城等板块为主阵地,扩大招商区域,创新招商形式,积极开展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招商,建立完善项目库和目标企业信息库,寻求大项目,主攻大客商,力争引进过亿元以上项目10个,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保障。
创新是发展要素的聚合,服务是项目建设的推手。长安区创新制定《长安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属地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力解资源瓶颈制约,强化项目要素保障,严厉打击扰乱企业经营的行为;同时,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不放松,推行区级领导包抓制度,实行任务到人、工作倒推,干部“一线”推进机制,对建设中的难题及时有效破解,快速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和水平;相关职能部门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办理未开工项目的审批、用地、规划、环评、施工许可等手续,确保项目高效运作,建设任务按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