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阎良区农技中心遵循“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立足产业、注重实效,突出重点、分类培育,以人文本,农民自愿”的职业农民培育原则,采用农技中心与专业合作社等实训基地共同参与培训的方式,培育出一大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再度涌现出像王立龙、聂战辉、万光荣、冯永平、强亚妮等一批新的致富带头人。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搭建的平台,使学员之间、学员和授课老师、帮扶指导老师之间展开广泛交流,拓宽了知识面,掌握了更多的信息流,职业农民发展产业自信心得到有效提高,群众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增收致富信心进一步增强。先进示范的带头作用,使阎良区主动报名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群众数量猛增,仅2016年一季度主动到农技中心完善报名手续,符合职业农民报名条件的农民达到100多名,全区累计主动报名的农民总人数达到368名,数据库内调查摸底的培育对象总人数超过1000名。综合分析,阎良区主要采取了以下激励措施。
一、贷款贴息激发产业发展积极性
为阎良区邢国强、朱建强、秦海文三名中高级职业农民根据银行贷款额度发放贴息资金7.3万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职业农民发展中的资金短板问题,激励了其将产业做大做强的积极性。
二、物化奖励提升学员培训出勤率
2016年2月-3月9日,阎良区农技中心将前期组织的专业技能课进行考勤统计,对全勤的31名学员发放黄腐酸液态肥5袋,奖励5袋液肥,对参加4次的发放液态肥4袋,对参加3次的发放液态肥3袋,2次的发放液态肥2袋。1次及未参加的通报批评,此举有效激发了学员荣誉感,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家庭农场申报与培育工作相结合
随着国家政策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产的倾斜,很多有农民开始积极申报相关组织,因此阎良区将家庭农场注册申报和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相结合,要求申报对象必须具备职业农民资格,不仅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职业农民培育的积极性,还有效的规范的家庭农场规模,杜绝了家庭农产发展中存在的多、乱、杂现象,促进了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
四、完善考勤制度提升学员出勤率
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由于农民自由散漫形成习惯,加上生产繁忙,出勤率一直是困扰培育机构的问题之一,针对这种问题,阎良区制定了严格考勤制度和请销假制度,对于不能按要求参与培育的学员予以开除,加入黑名单,3年之内不再接收为培育对象,并在学员中予以通报。同时,对能够积极参加培育的学员按照出勤率予以物化补贴,收到良好效果,今年除取消资格之外的学员外,出勤率达到9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