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正月十九,曲江生态花园内彩旗飘扬,黄渠头村村民兴高采烈欢聚一堂,抓号领取安置新房。随着黄渠头村回迁安置分房仪式启动,正式拉开了曲江街道拆迁过渡村集中回迁的大幕。
十二五期间,雁塔区曲江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融合发展、共建共赢的思路,依托曲江新区重点项目,积极探索新的合作共赢模式和发展机制,务实为民、突破提升,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街道原有的17个村中,15个实施了拆迁改造,3个村回迁撤村建居,2016年将迎来回迁安置的高峰。目前曲江街道以农村管理为主的社会管理模式,正在向以社区管理为主的城市管理模式转型,地区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精准发力 回迁社区建设规范化
村改居社区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事务管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管理模式亟待转变。曲江街道大胆创新,以东曲江池社区为试点,积极探索回迁小区规范化建设和片区化建设工作。
抓平安建设。健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成立了巡防、联防队,选聘32名楼长加强小区管理。安装出入管理系统,保证一户一卡,规范车辆停放。详细掌握小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信息,建立台账,登记原住户和租房户信息,与公安机关互动管理,网格化管理逐步完善。
抓基础建设。改建便民服务大厅,片区化建设顺利通过市区验收,标准化办公大楼已挂牌运行,社区就业、社会救助等公共服务全覆盖,引进正规药店、便民驿站、天然气、飞机票火车票购买等服务项目,打造社区10分钟生活服务圈。制作集广告和宣传为一体的灯箱式广告指示牌,规范门头牌匾,对社区绿化进行再次规划补栽,达到春有花、夏有荫、冬有绿的美化效果,提升人居环境。健全党员活动室、书画室、图书室、文体活动室等基础设施,成立民间艺术团体,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
抓制度建设。结合实际先后制定实施《出入小区登记管理制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公共设施维护制度》、《安全保卫及公共秩序管理制度》、《各类服务收费管理制度》及《车辆出入管理制度》等制度,依制度管人,依制度办事,社区建设和管理日益规范。同时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和引导,提升村民大局观念和自管自治的思想意识。
创新管理 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
辖区15个村实施了整村拆迁并完成农转居、清产核资、经济体制改革,曲江街道因地制宜,以村财街管为基础,在实践中探索,初步形成集体三资管理新模式。
敢为人先,两率先迈出探索路。2013年8月,曲江街道在全区率先建立曲江街道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明确职责,根据内部审计、土地流转及承包合同管理、经济统计等工作的特点和特性,分类对集体三资管理、监督、指导,与集体经济组织直面沟通,无缝对接;率先在回迁社区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和股民代表大会,与所属股份公司签订了三资委托管理服务协议,迈出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探索之路。
健全制度,五关口铺平基础路。相继完善了《合同管理制度》、《预留印鉴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文明服务公约》、《报账流程》、《财务档案管理制度》、《服务中心职责》等制度,切实把好集体三资管理五道关口。一是把好提款登记关。执行备用金限额制, 提款前必须先结清前账,防止库存过大。二是把好银行账户管理关。除政府规定的专用账户以外,一个股改公司只能开设一个银行结算户,严禁私设账户;同时在三资委托管理服务协议中约定,将各村股改公司财务专用章交由街道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统一保管,双重监督使用,确保集体资金安全。三是把好财务公开关。细化财务公开内容和形式,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公示财务收支情况,专人解答群众质疑,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四是把好票据管理关。街道统一印制专用的提款单、领款单和报销单,规范审签流程。五是把好合同管理关。编制合同登记表,指导试点村对经济合同的内容及履行情况真实、详细填写,及时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完善机制,上下联动夯实监管路。针对无形改造中监管缺失的问题,在股改方案中约定股改公司监事会成员必须有一名街道干部担任。街道选拔熟悉公司章程及运营管理机制的优秀干部,经股改公司董事会同意后聘任为监事,对公司的运作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全程监督指导公司资产、资本的良性运营及资金投入的正确使用,做到科学、民主、透明,切实保障失地农民集体经济利益不受损害,防止集体资金浪费,集体资产资源流失,将三资管理真正置于政府和群众的监督之下。
注重长远 回迁安置和谐化
回迁安置是村民生活的一件大事。曲江街道注重长远,统筹安排,将回迁社区建设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促使回迁安置和谐化。建设伊始,积极协调曲江新区管委会综合考虑,高标准规划建设社区办公用房以及医疗、教育、商业用房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当中,成立回迁安置楼建设协调工作小组,从安置楼建设质量、建设进度等方面与曲江新区管委会加大协调力度。组织村民现场参观建成的样板楼,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及时修正,让村民放心满意。回迁后,街道倾力支持回迁社区建设管理,加强对社区干部思想观念、管理能力的教育提高,引导群众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并在社区成立物业等服务管理部门,竭力为群众搞好各类服务,使回迁群众回迁有归属,生活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