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网讯(杨永红 报道) 3月4日上午,蓝田县召开治污减霾集中拆除非法砖厂现场会,华胥镇辖区的坝兰砖厂、建兴建材厂、福兴砖厂等三家砖窑企业被现场取缔。
全市城市治理专项工作开展以来,蓝田县坚持把治污减霾作为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任务,按照“突出重点、主攻难点”的治理思路,以多年整治未根治的砂场、砖厂整治等问题为突破口,多角度施策、多方位发力,努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狠抓建筑工地治理,努力降低扬尘污染。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定期带队检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组织监察、住建、市容园林、城管执法等单位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夜间暗查,县治污减霾办组织各成员单位每月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及夜间暗查,下发督办单18份,督促整改落实30余处。全县所有建筑工地均签定了《扬尘污染防治责任书》,并在工地出入口设置了《治污减霾各单位责任人名单》、《环境保护监督牌》,5家商砼站、20多家建筑工地已落实了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建筑工地严格落实“洒水、覆盖、硬化、冲洗、绿化、围挡”六个100%要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在“冬防”期间停止新项目开工,在建工地全部按照要求停止开挖、出土、拆迁、倒土等土石方作业。
狠抓机动车治理,努力降低尾气污染。
坚持动静结合,联合双管齐下。一方面严格执行“黄标车”限行规定,在迎宾路和南河桥两个出入县城的重要路段设立机动车联合执法点,开展执法20次,与市尾气中心开展联合2次,检查车辆500余辆;另一方面,在办理日常机动车注册登记业务时,对于尾气排放达不到Ⅳ排放标准的新车和外地转入车辆,一律不予办理注册和登记;对在一个检验周期内连续三次检测仍达不到排放标准要求的机动车,予以强制报废;加速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的低速载货汽车、三轮车和摩托车;在县城南河桥南口安装了黄标车查缉布控设施,对所有出入县城的黄标车实施自动违法抓拍和上网处罚,进一步压缩无标车、黄标车的活动空间。
突出砂场、砖厂整治,努力降低经营场所大气污染。
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专项整治方案,明确了整治任务、完成时限和标准及各部门责任,并组建了联合执法工作组,利用大型挖掘机、装载机设备,对全县范围内77家砂石加工场予以彻底拆除取缔,拆除分筛设备200多台套,工作台135处,切断供电,捣毁提引水等设施。对全县64家砖厂全部进行停产整治,强制断电,分散务工人员,重点对沪陕高速及关中环线两侧15家砖窑企业违法占地和无证可开采进行立案调查,下发了停产和自行拆除通知书,并由公检法及国土、环保等部门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了集中约谈。从现场会当天开始对全县违法砖厂进行依法拆除,对县城周边5家楼板厂进行取缔。占地恢复和耕地复耕已有序展开,已恢复占地220亩,对已恢复的耕地,县政府要求尽快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导群众发展致富产业,增加收入,对未复耕及时进行覆盖和绿化,最大限度降低灰尘污染。
下一步,蓝田县将以本次现场会为契机,积极作为,再鼓干劲,在扬尘治理上再发力,针对冬防期结束的情况,进一步加强对建筑工地和渣土车的监管,凡达不到防治要求的,一律责令其停工整改或停运整治,切实巩固和提升前期治理成果。在尾气治理上再发力,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配齐配足执法设备,不断提高检查频次,努力杜绝黄标车、无标车、冒黑烟车上路行驶。在灰尘治理上再发力,结合前期整治情况,对已整治砂石场、砖厂、白灰场、楼板厂和煤炭销售场做好取缔后期工作,有序开展清场复耕工作,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防止其死灰复燃。同时成立联合调查组,加大司法责任追究,形成强有力震慑。
市政府副秘书长杨国胜,市治污减霾办主任、市环保局局长陈松林以及市级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及业务处室负责人,灞桥区、未央区、阎良区、长安区、高陵区、周至县政府分管领导以及承担城市治理治污减霾任务的部门主要责任人出席会议;蓝田县政府县长陈顺利,县委常委、副县长张西锋、副县长朱彤,以及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镇街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共400余人参加现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