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这厢每周义诊 那厢热心帮厨

2016-02-29 15:00  兵马俑在线

每到星期六,就有这么一支义诊服务队,会准时来到雁塔区小寨路街道红专南路社区,为这里的上万名居民进行全天候义诊;与此同时,社区里一支爱心帮厨队也开始忙碌,在义诊间隙,他们会给医生和护士送来热腾腾的饭菜。在红专南路社区,这样的相互帮扶的场景,已经持续了四年。刚刚过去的这个星期六,该社区获得一项荣誉,成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什么是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昨日记者一探究竟。

邓景元和他的义诊队

上个星期六,红专南路社区的临时社区医院里排起了长队。西安交大一附院康复科主任邓景元带领的团队,前来为社区居民义诊。针灸、理疗、康复训练,提供的服务还真不少。

当日,到场的义诊人员近40人,不光有邓教授的同事,还有其他医院的医护人员。有的志愿者专门从三桥赶来,有的志愿者本身也开着按摩室,为了义诊,星期六这天选择关门。

义诊带来的实惠,或许社区居民袁红最有发言权。2012年,44岁生日当天,她因大面积脑梗死造成左半身偏瘫。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一下子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袁红直言没有人能体会到她的苦楚。其他人也感慨,这么年轻就得了这病,语气中更多的是惋惜。

义诊在咱社区,不用花钱,也不用跑路,这一来治疗就是3年时间。由于和邓教授是同龄人,袁红说,除了扎针、康复治疗,邓教授又不断对她进行鼓励。站在眼前的袁红,如果她不说,你不可能想到她曾经受过那样的打击。刚开始来的时候,是母亲用轮椅推着我,现在我自己可以走来。就在去年,她还找了一份工作,可以正常上下班。

坚持义诊4年,为社区近2万人次进行健康医疗咨询,中药治疗1万多人次,针灸治疗1万多人次,康复护理和功能训练千人次。不光如此,邓景元还自掏腰包5万余元为社区购买康复器材,资助社区负责康复的人员去外地学习培训。谈及坚持义诊的动力,邓景元道出了朴素的心声:我希望通过我们团队的努力,能带动社区康复医疗的发展,帮更多患者及家属减轻负担。

在这里,你能深深感受到医生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那份真诚与信任。红专南路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王勇江感慨地说。

孙茂林和他的帮厨队

医术精湛,对待患者耐心、热情,经常从早上忙到下午两三点也顾不上吃饭,邓景元和团队的志愿服务让社区居民既感激又感动。

你看他们多辛苦,饭也不能按时吃。社区居民孙茂林就和老伴儿陈翠喜商量:要不,咱自己做饭,邀请义诊队来家里吃,或者给送过去。据陈翠喜老人讲,老伴儿是国家级厨师,多位国家领导人都吃过他做的菜,做这些人的饭不在话下。

起初,他们一家子买菜、做饭,给义诊队伍送去。时间长了以后,许多看过病的居民志愿加入到做饭的队伍中,有的帮着择菜,有的帮着提水,大家各尽所能。我作为受益者,帮个忙,这都不算啥。袁红道出了社区居民从事志愿服务的心声。这一做就是4年,后来孙茂林老人做不动了,就让儿子孙青龙继续做。

之所以一直在坚持,并乐在其中,陈翠喜一直有一个朴素的道理,人家大夫原本周末可以休息,去爬山、去旅游什么的,为什么却要给大伙儿义诊,他们真的很无私、很辛苦。她直言,这些行为不仅仅感动了她,很多居民都受到影响,加入志愿服务,邻里间形成了一种互帮互爱的氛围,像大家庭一样温暖。

而如今掌勺的孙青龙则说:人家为我们服务这么多年都能坚持下来,我们为什么不能?

相互帮扶,相互温暖,每个星期六的义诊,更像是一场大家庭的聚会。有时邓教授抽不开身,就让同事来义诊,下次见到的时候,居民就会询问干什么去了,送上家人般的关怀。

在红专南路社区,除了上述的两支志愿者队伍,还活跃着其他志愿服务队,在第一时间为社区1万多名居民提供乐器学习、法律援助等专业服务,让大家不出社区就能尽享各种免费服务。

全站热点
未央区食品药监局徐家湾所三查学校营养餐食品安全

2016-02-29 10:49阅读

子午街办召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会

2016-02-26 20:38阅读

子午街办扎实开展消防安全生产工作

2016-02-25 20:38阅读

徐杨街办立即开展入学前校园安全大检查

2016-02-24 12:16阅读

环城西路办事处加强扬尘污染源管控

2016-02-22 18:45阅读

未央区统计局“五到位”全面做好服务业统计年报工作

2016-02-19 11:45阅读

县长陈顺利调研横岭产业扶贫板块建设工作

2016-02-17 14:0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