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陵高大曰厚,黑水源头曰畛。周至县厚畛子镇地处秦岭腹地,是西安市面积最大、海拔最高、距离西安城区最偏远的深山景区镇。按照西安市两联一包结对帮扶工作总体安排,2012年12月,雁塔区与周至县厚畛子镇结成帮扶对子。三年来,雁塔区深入厚畛子镇八一村、同力村、三合村、殷家坪、大蟒河村等5个贫困村实地考察,合理规划,全区总动员,帮助当地村民解决了一个个难题。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修缮路桥解决村民出行难题
胡亮是雁塔区派驻到周至县厚畛子镇同力村的第一书记,上任5个月,这个80后的小伙子已经渐渐融入到这个大环境中,与村委会领导班子共同开展各项工作。
深入农户,调研走访是工作队的一项日常工作。当工作队深入河道对岸4户村民家了解情况时,发现其每天通过的吊桥悬空欲坠,只有几根铁绳和几根横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胡亮说,工作队一刻都不敢耽搁,当即向领导进行汇报,最终在区统筹办协调下,通过帮扶单位筹措资金修复了水毁吊桥,保证了桥面安全。
在走访农户的过程中,胡亮还听到最多的就是道路问题:村内道路狭窄,坑洼不平,大雨过后更是泞泥不堪。帮助村民解决最迫切的难题是胡亮一直坚持的目标。
2015年8月份,村委会研究决定修缮同力村2处村间道路。目前,这2处路基已经完成。同时,通过与公路养护站的工程师沟通,我们对路面硬化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胡亮说,对此,区财政局和区统筹办给予大力支持,筹集资金30万元用于路面硬化。
雁塔区结合各村实际与群众需求,对症下药,加大对群众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投入,先后修复7处水毁道路,新建修复吊桥3座,修建蓄水池10个,建成两个120㎡的两委会活动阵地和1个100㎡的村级卫生室,硬化室外文化活动广场3个,为28户村民修缮房屋,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难题。
扶持规模化产业发展 万株矮化核桃苗助力农民增收
之前,村子里种植的核桃树都是乔化老品种,因其生产周期长,产量不稳定,让很多种植户都头疼不已。三合村村民李占云说,2013年开始,雁塔区帮扶村民们种植3000多株矮化核桃苗,克服了周期长、产量不稳的种种弊端。
李占云自己家种了300多棵矮化核桃树,去年已经挂果,但为了保住元气保持稳产,他们狠心把果实拔掉,等待来年的丰收。李占云算了一笔账:按一棵树产5斤核桃算,300棵就是1500斤,根据市场每斤7元的价格保守估计,一年仅核桃的收入就一万多元,这样的产值相当可观。
事实上,享受帮扶的不止李占云一家,雁塔区一直大力发展规模化种养殖,在5个帮扶村共种植矮化核桃1万余株,今年都已经挂果。
而对雁塔区而言,帮扶的产业也不仅限于核桃种植,因地制宜是他们进行产业扶持的关键词。雁塔区帮扶大蟒河村建设土鸡养殖基地,经过三年运行,平均每月帮助销售鸡蛋500余盘,并在科学饲养方面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联合企业为帮扶村赠送中蜂及配套蜂箱200余箱,成立周至县厚畛子镇养蜂专业合作社;帮助200余户村民种植猪苓助推帮扶村逐步形成种植、养殖、旅游服务等主导产业,预计今年139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超过4600元。
雁塔区不是在盲目帮扶,而是在深入了解村子、村民的实际情况后,再找到解决资金、技术和销路难题的办法。李占云说,如此接地气的帮扶,让我们更有动力实现脱贫致富。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互联网通村扩大产品销售渠道
2015年11月,雁塔区帮扶三合村安装开通了互联网,在这之后,担任村里会计的刘全弟又多了一重身份网络信息员,他将负责即将上线的雁塔扶贫信息网(三合村)的内容更新与监管。
对于53岁的刘全弟而言,之前从未涉及的网络监管工作显然是一次新的挑战。第一次接触网络,确实没有多少经验,刚开始真的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刘全弟坦言,但在上岗前,雁塔区选派的第一书记会进行相关的指导培训,自己再多努力,相信能很快上手。
在他看来,雁塔区搭建的网络平台帮村民们解决了大难题。之前,村民们信息闭塞,很难找到农副产品推广路子,常常会因产品滞销而犯愁。刘全弟说,如今,村子里有网了,三合村网站也即将上线,这对于村民来说真是件大好事。网络将帮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市场行情、价格信息,找准销售渠道,改变大投入小回报的局面。
对于雁塔区的帮扶工作,刘全弟有着最直观的感受,群众能想到的,雁塔区都做到了,群众没有想到的,雁塔区也帮着做到了。到今年底,我们村的村民将全部实现脱贫。他表示,虽然日后的工作量会越来越大,但他会一直坚持下去。
推进健康文明生活 农家书屋活跃村民文化生活
深处深山中的三合村,村民的文化生活远没有那么丰富,特别是遇到养殖种植中的种种难题时也似乎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为解决农民看书难的问题,2012年,雁塔区捐赠6000本书籍,为三合村建成了一座农家书屋,十几平米的书屋虽小,却五脏俱全、种类繁多,成为村民答疑解惑的宝典。
冉龙杰是三合村的一位村民,他和其他村民一样,也以种植核桃、茱萸、花椒,养殖猪牛为生。以前我在养殖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往往无从下手,现在好了!那些牲口常见病、种养殖技术都能通过书籍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冉龙杰说,不仅如此,通过书屋也让我学到了很多生活常识、健康保健方面的知识。
小小的书屋显然成为村民们的好帮手。农家书屋的书籍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每个月有十天全天开放,大家不仅可以现场查阅,也可以借阅,真的很方便。 冉龙杰说,小书屋就像是调味品,真正活跃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农家书屋只是雁塔区为帮扶村创建健康文明生活的一个缩影,积极举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为每户群众建立健康档案,开展义诊、乡医培训、义务理发、播放影片和文艺演出等活动,为28名贫困大学生提供了20万元助学金,为13名残疾人赠送康复器这些都是雁塔区与厚畛子镇结对帮扶的点点滴滴,在他们看来,只有实实在在贴近群众,深入基层办实事,帮扶工作才能更显成效。
重视一对一帮扶 139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三年来,雁塔区建立了区级领导包抓、处级领导一对一包户扶贫、区级各部门广泛参与、扶贫资金筹集等机制,实施一村一策,为被帮扶群众建档立卡,制定脱贫计划。
雁塔区委书记、区长亲自带头,区统筹办总协调、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全区总动员,139名处级领导一对一帮扶139户贫困户,64个部门分别由区教育局、人社局、财政局、民政局、农水局牵头成立5个扶贫工作组,选派第一书记坚持脱产驻村帮扶,发挥顶梁柱作用。
住在同力村的周老奶奶今年66岁,三个儿子都没在身边,一个人生活处境可想而知。2012年底,区委宣传部与周老奶奶建立了一对一帮扶关系,之后的这几年中,帮扶组每逢春节前都为她送去米、面、粮、油等必需品和慰问金。
从2012年底到现在,雁塔区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助推厚畛子镇5个村发展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帮助村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139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目前,我们虽然全面完成了两联一包既定目标任务,但通过三年帮扶与山区干部群众建立的情谊是难以割舍的。我们将会把联手脱贫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深入开展对口帮扶,脱贫不脱手,达标再提标,在新起点上实现高标准脱贫2015年12月18日,雁塔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再次来到厚畛子镇看望慰问山区群众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