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阎良 草莓成熟了但农民们一个也舍不得吃

2016-01-14 11:30  兵马俑在线

来源:西安网

猫着腰,不停地来回跨越高高的地梁,为赶摘出100盒草莓,57岁的李金花和66岁的朱秀梅,大半天都在草莓大棚里忙碌着,期间她们还要定时揭开大棚“放风”,垮掉草莓老叶子进行田间管理……这一天两人一直忙到下午3点,才抽出时间来吃一天中的第一顿饭,这顿饭李金花一共吃了4个馒头夹菜,朱秀梅笑她吃得多,李金花不服气,“俺还没吃饱呢,待会哪来的力气摘草莓呢!”,匆忙吃完饭,两个人又说说笑笑走进大棚。

1月11日,阎良区关山镇丰宣果蔬现代示范园区里,13亩草莓长势正好,大棚中农民们进进出出,小心翼翼采摘着红红的果子。4月育苗,8月移植,去年12月初草莓就陆续成熟了,一直能卖到今年5月底。因为刚上市为了卖个好价格,勤劳善良的农民们不舍得吃一个草莓,“种草莓不容易,等过完年草莓便宜了,俺们再吃!”怕磕伤草莓,把每一个放进盒子的时候农民们都很小心。

辛苦摸索研究种草莓的经验

“我觉得育苗的时候最辛苦!”种了4年多的大棚草莓,76岁的侯正修说,种草莓主要在于管理,育苗期最重要,灌溉、施肥、除草、防虫都要跟上,否则草莓“全军覆没”的可能性都有。跟着专家学、看书研究、自己摸索……如今,侯正修在种草莓方面很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经验,苗壮、叶绿、花大、果甜,大棚草莓亩产能达到5千余斤。

“那可是俺们园子里的劳动模范。”离侯正修手指不远处,李金花拿着粗长的木棍子正在“戳棚”放风,趁着好天气,打开二膜让草莓“透透气”。棚内温度高,塑料膜上凝聚了很多的露水,每揭一块膜,水珠都会噼里啪啦地掉下来,因为李金花手上有皲裂的口子,水珠砸在手上她还是觉得很“蜇疼”。

真的“闲”下来可能还不自在了

10点戳棚揭膜,下午4点再放膜绑好,李金花说只要一进入大棚似乎就没有闲的时间,一亩地六千多草莓苗,从栽种到结果,都是她们一手管理。每天不是举竿子,就是弯着腰在不停地干活,同样是种了4年的草莓,李金花觉得每天的工作辛苦,但是已经习惯了,真的哪天“闲”下来,她倒是浑身的不自在。

从地梁越过的时候,怕“碰伤”草莓,腿都抬得高高的,大棚中虽然只是穿了件薄薄的外套,干了一会儿李金花已经满额头是汗了,她还要和朱秀梅一起摘草莓。毕竟66岁了,朱秀梅手底下还是没有李金花麻利,弯着腰摘草莓的时候,顺手就把老叶子和不要的芽子摘掉了。

最忙的时候,朱秀梅每天要在草莓棚里呆10余个小时。“每天晚上,腿都难受的很,就想把腿担在很高的地方。”膝盖疼和腿疼,是她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最真实的感受。

别说年纪大的人觉得辛苦,大棚里,26岁的孙涛,满身是土,脚上都是泥,跑来跑去帮忙干活,一天下来,他说,晚上8点多回到家,倒在床上直接就睡着了。

因为不容易所以管理更用心

正说着,有市民进入大棚采摘草莓,一个调皮的5岁小男孩对红草莓很是惊喜,摘下一个上半部分已经红了的草莓,品尝后随后把绿的部分扔掉了,身旁的妈妈看见批评着孩子。

“没事,没事,孩子不知道!”朱秀梅挑了一个大大的红草莓递给孩子,顺手捡起地上孩子吃了一半的草莓。每天呆在草莓园子里,到今天朱秀梅还没有吃过一个草莓,虽然她也知道草莓园子里的草莓真得很甜。

摘完了100盒草莓的时候,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站起身李金花顺手把大棚上的补光灯位置调整了一下,她想起了侯正修常说的那句话,“盐碱地里要种出好草莓不容易。”所以在管理上,她特别的小心和仔细。

手记:

采访结束的时候,李金花执意要摘一盒草莓送我,我没有接受,不是我不喜欢吃草莓,而是我突然发现,大棚里每一颗草莓背后原来都有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都是那些善良勤劳的农民们。他们没有动听的语言来形容曾经和正在付出的汗水,也没有华丽的辞藻来诠释劳动背后的含义,就是那些支离破碎的表述加上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就足以让我感慨良多了。

品尝草莓的时候,我们也许更关注它的口感和品质,却往往忽略了种植者每一份辛劳的付出和美好的期待。

当善良相遇善良,甜草莓会让你更喜欢我们脚下的而这片土地……

全站热点
周至县隆重举办2016年迎新春联欢晚会

2016-01-14 00:15阅读

未央区召开2015年环境统计工作会议

2016-01-13 10:01阅读

子午街办开展节前安全生产联合大检查

2016-01-12 11:05阅读

周至县国土局党委中心组组织学习新《准则》、《条例》

2016-01-11 10:20阅读

新市街办组织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2016-01-08 17:16阅读

未央区食品药监局徐家湾所组织学习市领导赴未央区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

2016-01-07 17:01阅读

高陵区气象局召开了“双节”安全生产专题会

2016-01-06 14:0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