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雁塔 棚改百姓满意是最大的肯定

2015-11-03 10:05  兵马俑在线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区级各街道办事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雁塔区大力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截至目前,雁塔区全区有形改造共完成了后村、杨家村等29个村的整村拆除工作,总拆迁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其余25个城中村,其中15个村已列入全市城中村改造工作计划,已实施整村拆除总规划建筑面积约2600万平方米。先后完成了后村、牟家村等12个村的回迁安置工作,涉及7646户、28444人、18251套房屋,安置竣工总面积约234.69万平方米。同时,雁塔区全力配合三区改造工作,共完成了48个村的整村拆除工作,总拆迁面积约为1168.55平方米,22984户、65580人,完成24个村的回迁安置工作,涉及10463户、32549人,安置总面积约265.21万平方米。全区无形改造共完成了75个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39个村的撤村建社区工作,67个村的农转居和22个村的土地转性工作,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雁塔区城改办连续被市政府授予2009年全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先进单位特等奖和2010年、2011年、2012年度全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

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推动全区经济平稳发展。按照区位分布及规划要求,雁塔区提出以该区重点经济板块为依托,大力推进东部片区、青龙寺周边片区、长安南路片区、电子正街片区、美院周边片区、南三环沿线及西沣路片区、雁塔科技产业园片区和鱼化寨片区八大核心地区棚(城)改项目的改造、开发、升级工作。按照雁塔区强三优二、板块推进的总体思路,结合雁塔区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改造项目所在区域情况和发展优势点,督导项目单位调整和建设一批具有雁塔历史文化符号及现代科技的特色项目和特色街区,形成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以回迁安置为契机,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近年来通过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作,雁塔区贯通了子午大道、朱雀路、东仪路、电子正街等多条城市主干道,扩宽了雁环路等城市道路,新建了20条市政规划路。全区为城市道路建设提供土地约2800亩,其中为南三环和绕城高速建设提供土地约800亩,为全市缓堵保畅工作做出贡献。同时,雁塔区还扎实推进生态建设,重视棚(城)改项目中的绿化建设。其中,雁塔南三环沿线绿化带占地约500亩,全长约4000米,涉及征用沿线西三爻堡、东姜、双桥头等10个村的土地,绿带建设采用一带、一心、多点的绿化结构,成为我市一道绿色屏障和一条优美的景观走廊。邻近西沣路的皂河生态公园,占地约2000亩,建成后将成为西安市南部最大的生态绿地,不仅具有展示城市形象的意义,更是周边居民休闲娱乐、亲近大自然的场所,将成为西安南部绿肺,使得雁塔区人居环境更加舒适宜人。

以就业增收促民生,创新推出特色产业。雁塔区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作,发展以公寓酒店、高档餐饮、文化娱乐、世界名品旗舰店等为主导产业的大型商业、现代服务业,开拓动漫、电子物流等新型产业,建设中心商务区和高档写字楼发展总部、楼宇经济,不断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增加商业持续性财源面积建设,形成繁荣的商贸产业集群,提升可持续发展潜力,促进地区发展提速的同时,为广大城中村村民提供约10万个就业岗位,被改造村民年收入从人均8000元增长到人均26000元,区域内市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同时还规划13所标准化小学和4所标准化中学,预计服务学生23000余人。雁塔区计划将南三环片区、西沣路地区打造成特色鲜明的服务业聚集带,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商业气氛浓郁的城市生活新区。

我觉得130平米的户型最适合我们家,正好住下一大家人。我最喜欢130平米户型里的这个超大的阳台,父母年纪大了,可以让父母坐在阳台晒晒太阳今年10月29日,对于雁塔区赵家坡村村民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赵家坡城改项目着手回迁工作,让216户村民搬进了新居,实现了安居梦。回迁安置现场,村民们一边观看安置楼的设计一边在谈论着,幸福的笑容在每个人的脸上洋溢。从旧居变新居,赵家坡村879名村民的安居梦成真。

赵家坡村,仅是雁塔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之一。据统计,雁塔区共有120个行政村,除在高新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规划范围内的66个村以外,处于雁塔区就有54个村由雁塔区负责实施有形改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中村改造,迫在眉睫。由于棚户区(城中村)的拆迁改造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需要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村民的大力支持与密切配合,用暂时的不便和麻烦来换取未来长久的安宁与舒适,现在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考虑当代人的利益,更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谋福祉。

对老百姓来说,住房的事就是天大的事。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的精神面貌甚至命运也随之改变。如今,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土的城中村景象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高楼大厦的崛起,一条条通衢大道的建成,一座座商贸中心的落户

和谐合法

阳光拆迁温暖每位村民的心

位于西安高新区高新四路与科技路西北角的赵家坡村,常住人口840人,总户数216户。由于这里地处高新区的繁华地段,赵家坡村不大的地方已经是房屋密集,人潮如海,流动人口高达2万余人。从2012年5月赵家坡村整村拆除工作全面启动以后,历时5个月的拆迁,全村零上访,无矛盾,平稳过渡。这得益于全村村民的大力配合,各级工作组的有力工作。为了保证村民的合法权益,快速推进升级改造进度,雁塔区政府各部门及丈八街道办事处全力配合,拆迁工作组全体干部进村入户,挨家挨户耐心细致地向村民讲政策、做工作。

在拆迁过程中雁塔区充分考虑群众实际利益,在制定拆迁安置补偿方案时,多次召开两委会、村民代表会,对拆迁安置补偿的细节进行多轮的协商,制定出了公平合理、公正透明的拆迁补偿标准和安置政策。同时,将落实拆迁补偿资金和安置房建设用地作为改造的前提条件,确保群众按期回迁。并充分考虑群众故土难离的意愿和感情需要,采取就地安置。特别针对一些困难户、五保户,由村两委会出面,积极主动帮忙联系房子,并向群众提供免费搬家车辆。整个拆迁改造工作真正地做到了合谐拆迁、人文拆迁、环保拆迁和依法拆迁。

赵家坡村的拆迁改造,不仅仅是一个城中村的蜕变,更是建设乐居雁塔的具体举措。如今随着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深入,赵家坡村民也终于迎来了新生活的开始。

城市改造与文化保护相统一

科学谋划

城南之所以成为宜居和商业的黄金地段,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浓厚的文化底蕴。杨家村正处在唐长安城外郭城之上,紧临唐长安城的正南门明德门遗址。杨家村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刻不容缓。该项目是启动明德门遗址保护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对我市丝绸之路申遗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杨家村改造,将对唐城遗址进行保护,与现有的明德门遗址连接,将来向东与现有的曲江南湖附近的唐城遗址相接,向西与唐延路唐城遗址相接,从而形成唐城大遗址保护带。

据了解,杨家村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占地161.79亩,涉及村民816户、1908人。按照总体规划,明德门遗址、纬零路以及唐城绿带的规划建设,要占用约104.34亩,致使该村改造用地实际仅为57.45亩,导致改造用地严重不足。对此,经过雁塔区政府多次协调,市国土局同意在西沣路地区给杨家村补充改造用地,用来安置拆迁村民。为确保城市改造和文化保护的顺利实施,市区政府经过反复认真的调研论证,最终确定以实施纬零街贯通工程和明德门遗址保护项目的实施为契机,加速推进杨家村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思路,全面开展了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按照《西安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管理办法》的具体规定,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团队,遵照政府主导、科学规划、统一招商、改建先行、利民益民的原则,扎实开展了手续办理、规划设计、招商引资、村情摸底以及矛盾隐患排查化解工作。

按照规划设计,该项目筹措资金17亿之巨,倾力打造明德门文化创意区,以引领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新风尚为立意点,以保护国家文脉遗址,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为发展目标。整体项目以文化艺术、酒店餐饮、娱乐商业三大功能板块为主题,总建筑面积达17万平米,着力打造明德门现代美术馆、画廊一条街、艺术衍生品、手工创意作坊、个性创意汇、唐安义坊主题雕塑、咖啡厅、鲜奶吧、书吧、简餐、酒吧等全方位服务设施以及艺术家工作室、艺术公寓、五星级艺术主题酒店、西安设计师聚合中心、西安当代影像艺术中心,形成对棚户区(城中村)的综合环境改造、城市建设、遗风保护三辅三成的可持续发展榜样。杨家村改造项目的建成标志着棚户区(城中村)向多元化艺术生态的人文社区的转型,重新引领西安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的新风向,完成扶植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公共文化比重,加快城市文化建设的多重发展目标,使其成为西安城南雁塔区新人文标志、活力增长点。

回迁安置让每位村民都满意

公正公开

回迁群众的生活幸福,是检验城改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在村民回迁选房过程中,雁塔区由城改、监察、司法、民政、公证等部门成立回迁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街办、开发企业、村组共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回迁安置方案,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失。同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按照拆迁安置时,村民签订拆迁安置协议并交房的先后顺序实施选房,对选房人信息,安置楼的面积、户型、套数等信息进行全面公示,并对选房过程采取视频监控的方式公开直播,做到了阳光回迁。

为提高回迁安置村民的生活指数,加强对回迁安置小区的管理,雁塔区公开招标选择物业管理公司参与社区管理,指导社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选择业务强、服务优的物业公司加强对小区的管理,进一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其次,强化社区后期管理。在社区成立后,积极号召社区党支部、居委会以开展三严三实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开展问计于民,形成了干部带头,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每栋楼设立党员监督岗,发现社区有不良行为及时制止,并向党支部和居委会反映,由党支部、居委会协调物业加强管理,及时解决,小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大到处理邻里间矛盾,逐步转变回迁社区居民观念,纠正不良习惯,最终彻底实现从农民向居民、从农村向社区的转变。最后,完善小区服务功能。在回迁安置前,积极督促开发企业完善小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修建了社区健身广场、乒乓球场、社区卫生站等配套设施,方便群众日常生活,深得群众满意。

为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质量,雁塔区鼓励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干部多次参加了区政府组织的社区服务培训会,学习更新更人性化的管理服务理念,让每个社区群众充分享受改造带来的优越感和幸福感,提升每一位社区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

让老百姓得到真实惠真改善

乐居雁塔

作为西安市的主城区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五强区之首,雁塔区要向更高的目标水平迈进,努力建设乐居雁塔,率先努力实现全面小康。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雁塔区提出了五更理念和六有目标,提出让雁塔百姓生活得更富裕、更方便、更安全、更丰富、更幸福,努力实现学有优教、劳有丰获、病有良医、居有佳境、老有颐养、暇有美乐的目标,目的就是给辖区群众构筑乐居的生活环境,不断提升百姓幸福指数。其中,加快城改项目安置楼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今年以来,雁塔区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雁塔现状,用统筹兼顾的思路解决存在问题,确保民生实事办实,低调务实干事。在缓堵保畅、城市精细化管理、教育创强、社区提升、就业创业等各项城市和社会建设方面多出亮点。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积极推进社区商业设施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切实做好惠民实事。确保辖区和谐稳定,为全区冲刺目标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当前,雁塔区正全面加速深化改革,采取有效措施理顺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区街工作活力。并把冲刺年度目标任务与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持续改进作风,强化责任担当,夯实基层基础,远近兼顾,在按时足量完成全年各项市考指标任务、认真总结十二五的同时,集中精力谋划明年各项工作,精心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确保两不误、两促进。

全站热点
代区长王强专题调研民生工程建设进展

2015-11-03 09:00阅读

蓝田气象局:气象为今冬明春森林防火保驾护航

2015-11-02 16:00阅读

周至县烟草局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2015-11-02 09:01阅读

男子长安救助站寻父调查 多位领导被处分

2015-10-31 16:37阅读

蓝田县安监局开展职业卫生防护用品专项检查

2015-10-30 11:05阅读

古筝社团公益活动走进儿童村

2015-10-29 12:11阅读

九峰镇召开2016年度森林防火专题会议

2015-10-28 16:1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