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高陵区“创森”工作,从逛水景公园开始。“走进水景公园,葱翠满目,小桥流水,鸟语声声入耳,远处儿童娱乐区孩子们清脆的笑声不时传入耳朵……”“这里景色好,空气好,我们基本天天早上都来这抬抬腿、扭扭腰,健身的同时也享受着‘天然氧吧’”。公园里休闲锻炼的市民热情地对我们说。
接过话头,高陵区市容园林局副局长朱永贤介绍,按照“创森”标准,这里栽种了松树、雪松、白玉兰、栾树、石楠球、柳树等30多种植物,绿化面积19500平方米,水体面积12300平方米,绿化率达到60%,所以这里负离子含量比较高,人就感到舒适。朱永贤专业的介绍得到周围市民的认可,他们说,“创森”后,高陵树变多了,环境美了,城市更绿了,休闲的地方也更多了。
依托“创森”建设,高陵确实让老百姓的生活“美起来”了。高陵先后建设了水景公园、城市运动公园、昭慧广场、北环广场、东二环广场、鹿鸣广场、县门街广场、凝聚苑广场、南新街广场、龙凤园广场、迎宾
广场,让市民有了更多休闲的去处。另外,全区108个居民小区全部按照“创森”要求进行了绿化,其中龙凤园小区被评为国家级“绿色社区”和“园林式住宅小区”。
“中心城区居民出门就能很方便找到休闲绿地。”同行的高陵区农林局副局长李孔文说,“创森”工作有五大类40项指标,其中20项是量化的硬杠杠,最后都是群众能够实实在在看到的“真效果”——在高陵随处可以看到“绿树成荫,绿草遍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新景象。
合力“创森”,是高陵区政府的共识,也是全体高陵人民的共识。早在2007年,高陵就荣获了“全国绿化模范县”的荣誉称号,弥补了
西安市没有全国绿化模范县的空白。关中的“白菜心”,一个没有山区的纯平原县,森林覆盖率当时已达到21.2%。
李孔文说,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高陵在绿化工作中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积极倡导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新思路,从城镇绿化、机关企业、小区、农村、河流渠路全方位绿化,因地制宜、见缝插绿,采取项目投入、财政支持、政策倾斜等方式加大资金投入总量,促进了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如今,高陵创森工作继续鼓足全力,以一轴(泾渭河沿岸生态景观)、二心(泾河工业园区、城区)、三板块(渠路、街镇、示范园)、四重点(休闲广场、泾渭湿地、新修干道、统筹城乡示范村)为绿化主体,开展创建森林城市的各项工作。
让全体人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红利”,这正是高陵“创森”魅力之所在!这是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到2015年底,高陵区全县森林覆盖率将达到30%以上,城区绿地率提高到35%,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0%以上,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1平方米以上,全县道路、河流绿化率提高到90%以上。形成林水结合、林城相依、林路相伴、林居相融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空间格局。
如今的高陵,无论是城区还是村庄,无论是道路还是堤岸,绿化面貌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不仅为广大市民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更使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和满意度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创森”宛如一场润物无声的细雨,一夜之间,在高陵区这片土地上,催生出了片片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