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区是草食性家畜养殖大区,全区规模化养殖和产业化经营走在全省前列。随着奶畜业的壮大,农户对优质饲草料的需求也在增长。作为国家粮食生产大区和牛奶生产强区,临潼秸秆资源丰富,但青贮利用率不足50%,专用饲料玉米仅占全区面积的10%,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加快草牧业发展,重点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的专业化种植,实现“以养带种”,不断提升养殖效益,构建种养结合、粮草兼顾的新型农牧业结构。农业部计划从2015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国有条件的省份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试点,力促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为全面落实国家政策,省畜牧兽医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将临潼区确定为全省三个“粮改饲”试点基地县之一。
临潼区为抢抓机遇,突破发展,带动全区以奶牛为主的草食家畜养殖业实现提质增效,推进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实现就地转化增值目标,积极实施“粮改饲”试点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区“粮改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项目实施地点和责任人。二是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区农林局积极开展摸底调查,确定工作重点、试点范围、扶持对象,征询意见建议,制定了《临潼区2015年“粮改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草食畜牧业发展为载体,选择奶牛、奶山羊、肉羊养殖比较集中和青贮玉米种植群众基础较好的街办开展“粮改饲”试点,引导农户种养衔接,全面推进全株青贮利用,帮助农民提高收益。三是抓好项目实施。结合农时现状,2015年,临潼区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规模养殖场带棒青贮玉米饲草利用、青贮机械购置、技术指导服务、金融机构资金协调和相关建设内容的摸底核查和建档立卡审核等方面。四是做好技术指导。为确保试点项目稳步推进,区农林局多次组织相关技术单位的技术专家,深入场户为群众技术指导,督促企业全力做好“粮改饲”试点工作。
“粮改饲”是国家的一项惠农强农政策,其实施对调动群众养殖积极性,解决企业优质饲草供应短缺问题,对促进种植户调整种植结构,告别传统玉米异地销售模式,实现就地消化增值将起到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在当前奶畜业总体低迷的情况下实施该项目,可谓久旱逢甘霖,为养殖户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对降低种养户贮运生产成本,提升种养综合效益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是新常态下实现以养带种、农牧结合,提升畜牧业持续稳步发展的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