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樊蓉 实习生 李思雨
红衣红裙,亲切温暖的眼神,嘹亮动听的嗓音,一辈子扎根人民、为人民歌唱的坚定信念,构成了著名歌唱家贠恩凤鲜明的艺术风范。几十年来,无论是工厂矿山、田间地头、部队军营、铁路隧道,还是列车、轮船、幼儿园、孤儿院里,红衣红裙已经成了贠恩凤特定的演出符号,红毛衣的形象更是深入三秦大地一代代观众的心。
工作中的贠恩凤不计名利,作为人民放歌的义工;生活中的贠恩凤更是简朴、朴素。一件红毛衣,陪伴着贠恩凤走过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舞台,更将一份份温暖带到了广大群众的身边。谈起红毛衣的故事,贠恩凤笑着说道:“我从小就爱织毛衣,家里老伴儿、孩子们、孙子孙女们的毛衣都是我织的。自己织的又暖和又好看,一点都不比外面买的差!我现在穿的这件红毛衣已经是第三件了,之前的两件都已经破的没法穿了。”从40岁开始,一斤毛线,十几块钱织成的红毛衣就成了贠恩凤的“专属演出服”,只要是没有特定舞台服饰,她就穿着一件红毛衣为群众演唱歌曲。毛衣哪儿破了,就拿线重新补上,缩水了变短了,就再接上一两寸,胳膊肘的地方经常磨破,缝一缝照穿不误。
贠恩凤的女儿孙蓓说:“母亲一直很节俭,哪怕是演出服,也是夏天红裙子冬天红毛衣,经常被人说是老虎下山一张皮。演出服太旧洗衣店都不接,只能自己在家洗。”兴庆宫公园、各个社区……红衣红裙伴随着贠恩凤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演出。和演出服一样不变的,是贠恩凤对义务演出的坚持。65年来,从红衣到红裙的无数个春秋,贠恩凤完成了5000多场演出,从灯光绚丽的舞台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
生活中的贠恩凤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平日里穿的衣服,基本上都是从批发市场里买来的,因为她经常在这里购买一些几十元、一百元的衣服,批发市场的商家对她非常熟。许多人不敢相信,这个著名的歌唱家竟然会穿如此廉价的衣服。事实上,贠恩凤和家人的日常生活非常简朴。在贠恩凤的衣柜中,最贵的一件衣服还是2003年买的一件外套。儿子孙聪这样回忆那段经历:“那时母亲要去北京参加金唱片的领奖仪式,家里实在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我带母亲去商场,花了600元买了这件羊毛大衣,一穿就是十多年。身教胜于言传,母亲是儿女最好的榜样。从小受母亲的影响,我们家的孩子都不追求所谓的物质生活,穿的衣服干净就好,没必要追求名牌。”
贠恩凤心中有三乐:以苦为乐、知足为乐、助人为乐。她生活简朴,却始终对群众无私奉献。如今,年过七旬的贠恩凤仍坚持下基层义务演出,尤其是2006年退休后,贠恩凤坚持每年下基层义务演出70余场。家人、朋友不止一次地劝她“歇歇吧”,可贠恩凤却说:“虽然我今年已经76岁了,可只要人民需要,我愿意一直唱下去。”
从艺65年,贠恩凤坚持为人民歌唱,不计名利做一个放歌的义务工。红毛衣下的瘦小身影,走遍了关中大地的每个角落,如同盛开的山丹丹花一般,装点了三秦的每一处风景,更温暖了人民群众的心灵。(2015年10月15日《陕西日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