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用温情为特殊家庭打开心结

2015-10-12 11:10  兵马俑在线

■记者 张奂雅

国庆前夕,柏树林街道在青曲社组织了一场特殊的演出,台下观众都是辖区内的计生特殊困难家庭。虽然节日对于这个群体来说,没有什么值得期盼的,但能从将世界拒之门外的封闭中走出来,表明他们的心结已经慢慢打开,并愿意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这一切都离不开街道计生办工作人员日复一日的努力。

不放弃 办法总比困难多

国庆长假的前一天,对于柏树林街道计生办主任董静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一到单位她就开始拨电话。“王叔,明天过节了,咱家还需要啥不?要不要帮忙收拾房子?”这样的电话,她拨了好几通,对象都是辖区的计生特殊困难家庭,董静说过节前夕给他们打电话聊两句已经成了自己的习惯。

电话那头的“王叔”是辖区东九道巷的居民王大爷,62岁的他在五年前经历了丧子之痛,老伴随之一蹶不振、疾病缠身。2012年董静刚接手计生工作就认识了王大爷,那时老人对街道的一切帮扶都十分抵触。“王大爷低落的情绪除了因失去儿子的痛心,还有对自己养老的担忧。”董静说,王大爷儿子去世后,经常患病的老伴没有工作和医保,每个月医疗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靠自己每月2000元的退休工资度日,王大爷总是忧心地说:“条件不好,以后看不起病、没人养老……”为此,老人经常一开口就激动,对计生办工作人员非常抵触。经过多方打探,董静了解到王大爷年轻时学过水电维修而且非常精通,当下她心里就有了主意。

“市计生协会有一个针对计生困难家庭的创业基金,我们帮王大爷申请,想让他有一份自己的事业,不但能增加收入,也能分散其丧子之痛。”面对董静的好心,倔强的老人以“挣钱没用”为由,予以否决。尽管如此,董静没有就此放弃,继续三天两头的到老人家中去拉家常,讲述其他人成功的事例。

后来,担心王大爷觉得厌烦,董静又改为打电话劝说。几个月下来,王大爷终于同意申请一个水电安装维修队的创业基金,目前已经进入审批阶段。由此,老人家也慢慢转变了对董静的态度。前两天去青曲社听完相声,王大爷也给董静写了一首打油诗:节日相声同欢乐,特殊家庭得安慰;爱心工作做到位,真情和谐才是对。

好消息还有一桩,70多岁独居的魏老太这两天终于领到了低保,之前由于享受国家每月1200元的“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相关部门坚持不为老人办理低保。“政策上确实有扶贫款不能纳入个人收入范畴的规定,所以我们一直没有放弃。”董静说,后来还是在区计生局的大力协助下,魏老太才终于领到了低保。

“刚接触失独家庭时,我总抱着一种同情的心态,但是了解多了就知道同情是不解决问题的。”董静说,如今他们更懂得如何设身处地为这个群体考虑,切实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关怀不只流于言语和慰问。

不退缩 以情暖人换笑颜

“看到她微笑的那一刻,觉得我们这几年来的功夫没有白费。”环西街道计生办主任谭妙春口中的“她”是辖区五一社区的居民鲁阿姨。

2012年,因意外儿子不幸去世,鲁阿姨夫妇俩被纳入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系统。通过接触,谭妙春发现那时的鲁阿姨对计生人员的一切工作都不配合,吃闭门羹、不接电话是常事,甚至有时在街上碰到了,鲁阿姨也会把谭妙春当作“透明人”。

“鲁阿姨的态度就是她不需要任何因为失独这件事带来的帮助,所以从来不让我们去她家,也不接电话。”在理解的同时,谭妙春也十分困扰,她连节日的慰问品都不要,冰冷的态度让谭妙春每次要与她联系时都要忐忑半天。

“虽然很难,但我们并没有退缩。”谭妙春说,既然她态度冷淡,那我们就以情暖人。鲁阿姨不希望登门拜访,我们就打电话,不接电话就发短信。不光是逢年过节,平时天冷天热了,谭妙春也坚持给鲁阿姨发个短信。虽然大多数时候都得不到回应,但谭妙春却坚持了三四年。

今年中秋前夕,谭妙春还在为怎么慰问鲁阿姨发愁时,有天恰好在街道碰到了前来办事的鲁阿姨。打过招呼,谭妙春已经做好了再次被冷眼相对的准备,不料鲁阿姨给她投来了一个微笑。“这是我认识鲁阿姨以来,她第一次对我笑,当时真的特别激动。”随后,在给鲁阿姨送上中秋慰问品后,鲁阿姨还对谭妙春说了声“谢谢”。“当时我心中那个美呀!”谭妙春有些陶醉。她说,鲁阿姨这个代表接受的微笑,让计生办的所有工作人员都为之动容,因为这是他们推行以情动人、全面帮扶所取得的重大战果。

据介绍,除了国家统一要求的访聊沟通、优先就医外,环西街道还根据辖区情况制定了活动融入、心理疏导等,通过从精神层面帮助失独家庭的工作方法。现在经常参与社区活动的铁塔寺居民方先生夫妇就是街道心理疏导的获益家庭之一。刚经历变故后,夫妇俩来到街道经常未语泪先流,情绪特别容易激动。为此,谭妙春专门找心理志愿者,为夫妇俩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定期心理辅导。“大半年下来,两人的精神状态都发生了转变。”谭妙春说,现在两人不但经常参与社区活动,去年还特意装修了房子,准备迎接新生活。

不回避 仍需政策和关爱

近两年,国家对计生特殊困难家庭陆续出台了帮扶政策,社会的关注度也日益升温,但真正能够了解他们内心状态的依然是这些基层工作者。在采访中不少计生工作人员都表示,尽管由于发生变故这些人员的情绪并不稳定,但依然能感受到他们需要社会的关爱。

对此,董静也表示,基层能够为他们提供的就是落实政策和能力范围内的志愿服务,但大多数失独家庭最关心的还是医疗和养老问题。“每次调研时我们都会呼吁关注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将这部分人员全部纳入医保或者引入商业保险。”董静说,这一提议主要想让这一群体感受到“老有所依”,帮助他们真正打开心结。

此外,对于失独家庭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的问题,谭妙春希望各种民间组织能积极吸纳他们参与活动,拓宽视野、范围和接触面。据了解,结合失独家庭最难过的心理关,目前许多街道的计生工作人员都参与了省、市组织的计生特殊家庭心理健康培训,还有人专门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并积极为失独家庭提供精神疏导服务。尽管如此,谭妙春还是希望有更多心理志愿者能够走进或关注失独家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义务心理疏导,让他们尽快走出困境、回归社会,重燃生活的信心。(2015年10月1日《西安日报》5版)

全站热点
新筑紧盯目标抓落实 打好四季度攻坚战

2015-10-12 10:00阅读

未央区食品药监局谭家所积极开展快速检测工作 确保重点单位食品安全

2015-10-10 17:12阅读

县委常委、副县长张西锋到安村镇寇坡村协调移民搬迁工作

2015-10-10 10:00阅读

蓝田第三届玉雕创意大赛暨优秀作品展览开展

2015-10-09 16:31阅读

我为《欣悦歌舞团》缓解黄金周压力的倡议点赞

2015-10-06 11:46阅读

蓝田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开展祭奠用品市场整治活动

2015-10-05 16:02阅读

未央汉城街道办为289名老人送温暖

2015-10-02 10:0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