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 阎良区以 “创森” 为抓手, 整体规划, 分类实施, 整个城区绿色数量的巨增、 品味飞跃提升让绿色成荫的城市道路、 广场绿化的“童话世界” 、 社区里的天然 “氧吧”点缀着阎良百姓的幸福生活。
近日, 细心的群众发现阎良区主要路段一棵棵树木的根部不再是裸露的黄土, 而是由红叶石楠、 小叶女贞、 紫薇树组成的绿色隔车带了。
区园林站护绿工人秦学军介绍, 通过定期浇灌以及修剪可以让这些2米至4米的绿化隔离带形成 “三季有花、 四季常绿” 的景观效果。 “隔车带的绿色植物都是我们根据树木所需养分和路面成活率精心选取的, 绿色隔车带在为城市道路增绿的同时, 也可以吸收汽车排放的尾气。 ”流畅的绿篱线条设计、 大小不一的丛状图形组合、 高低错落的乔灌搭配、 不同季节呈现不同色差的彩叶配置, 宛如一幅缤纷斑斓的画卷, 给城市增加了无限生机。
道路绿化的特色还体现在一街一树的景观格局上。城区内现有主次干道十余条, 道路绿化率达98%。
道路绿化上主要以突出行道树种类变化为特色, 如人民路、 延安街、 胜利街的法桐绿林, 公园路、 凤凰路、 润天路的国槐绿林, 凤东路红叶李一条街、 延凤路五角枫一条街、 大良路栾树一条街、 文化路白玉兰一条街、 新华路金丝柳一条街, 形成了 “一条道路一种树, 条条道路有特色” 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格局。同时, 在人民路西段及迎宾路南段建成的以乔、 灌、草相结合的道路景观绿带也形成了良好的城市入口景观带。
广场上一步一花, 一步一奇, 一步一景, 是居住在经济适用房居民于卿雯最直观的感受。 “我是今年搬来的, 总觉得住的离区中心有点远,休闲的时候想到广场上散散步、 看看书都不方便, 可是最近在迎宾大道和关中环线的路口建设的新广场让我的这些遗憾都没有啦! ” 新广场上的灌木丛郁郁葱葱, 各色绿植在秋季依然赏心悦目, 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更是以在新广场上休憩为乐。
“小熊憨态可掬、 南瓜圆润可爱、 飞机自由翱翔……” 凤凰广场上的植物经过 ‘整容’ , 打造出了众多绿化 ‘精品’ , 不但使广场面貌一新,更为广大市民带来不一样的休闲体验。经常在广场锻炼的人民小区住户付光春老人对于自家门前广场的新变化啧啧称奇。
目前, 阎良区公园绿地总面积101万平方米, 现建有总面积20万平方米的综合性公园一座; 拥有千禧广场、 凤凰广场、 人民广场、 西飞广场、奋进广场、 蓝天广场等城市广场、 街头游园19个, 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各具特色的公园、 广场为城市增添了许多亮点, 同时基本满足城区居民休闲、 娱乐、 活动的需求。走进绿色, 拥抱森林, 是生活在阎良这座生态城市居民们的 “任性”之举, 也是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城市的潮流。在航飞社区的楼前, 就有这样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绿地。浓密青翠的草地, 枝冠茂盛的大树, 亭榭楼阁, 健身器材齐全, 在这片 “世外桃园” 中, 辖区居民们修身养性, 各得其乐。
“我年纪大啦, 怕出去锻炼人太多, 我就天天来这。 ” 七十岁的仵淑芬奶奶每天都要到社区的小广场锻炼身体, 上午11:00, 是仵奶奶给自己设定的健身时间。仵奶奶说, 她每天要来小广场锻炼两次, 石子路上走十圈, 健身器材上练练劲儿。“我在这边锻炼, 还可以边欣赏这旁边的小花小草, 你看, 昨天来的时候这树叶还是绿色的, 今天就是金黄色的了, 看来秋天是真的来啦! ” 仵奶奶边压腿边笑着说。不一会儿,小广场上的居民更多了, 有带着孩子来锻炼的, 也有来玩耍的三五成群的小朋友。 “这里空气好, 爸爸妈妈都让我们来这玩儿! ”
“只有城市生态系统这个大 “绿肺” 是洁净的, 人的肺才是健康的,我们在绿上下功夫, 让老百姓在充满绿意的环境中畅享低碳、 健康的环保新生活。 ” 市容园林局负责人邓良锁说到。
据邓良锁介绍, 阎良区将进一步强化小广场建设, 实施立体绿化、 城区道路绿化等全面增加绿地建设,在积极为市民提供生态休闲场地的同时, 通过植绿增绿倾力打造城市绿肺, 实现净化空气、 涵养水源、 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 不断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从生存到生活质量的转变, 不仅仅体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 更体现在生活环境的提升。我们还将通过开展 ‘树木领养’ 等系列以植绿护绿为主题的活动, 让老百姓被夏不见阳光满目绿, 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优质生态环境所环绕, 让绿色城市为大家的幸福生活增色。 ” (魏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