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南郑绽放双拥花 军民共建结硕果

2015-08-31 21:31  西北信息报

南郑县把双拥工作一直放在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的位置常抓不懈,终结硕果,先后涌现出了县人武部、解放军538医院、消防特勤中队等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县民政局、财政局、艺苑公司、南郑中学等“爱国拥军模范单位”,何海平、丁等爱国拥军模范。去年7月,该县被汉中市委、市政府、汉中军分区授予双拥模范县“二连冠”荣誉称号。八一前夕,南郑县被陕西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双拥模范县。

双拥氛围全覆盖。南郑县把双拥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了《南郑县创建双拥模范县实施方案》、《国防教育安排意见》、《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南郑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和成员部门联系驻军制度》等规章制度,促进了双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利用何挺颖烈士故居、何挺颖烈士纪念碑,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的优势,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中小学校学生、部队官兵清明前给烈士扫墓、参观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组织部队官兵、机关干部开展重走红军路,实弹打靶等活动,进行爱国主义国防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使全县国防教育普及面在民兵预备役人员中达100%,干部达98%以上,中小学生达95%,普通群众达80%以上。

洒向军营都是情。南郑县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投入200万元支持县人武部规范化建设,购置战备器材,建立人武部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积极开展了为本地籍官兵做好“九件实事”活动,为驻县部队“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和双拥在基层活动,县上拿出20万元制作了“军属光荣”挂牌和“光荣军属”工艺摆件,安排9万元解决了县武警中队官兵门诊医疗费不足问题,挤出8万元给消防大队官兵添置了文化娱乐设施。开展了“援建军营图书室,共建学习型军营”活动,投入4万余元为538医院、消防特勤中队分别援建了一所标准化军营图书室。

优待军属解三难。南郑县把为部队和优抚对象排忧解难作为新时期拥军优属工作的着力点,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按照政策和标准要求,及时足额兑付优待抚恤资金。去年,发放各类优抚补助和优待金2504.8万元。为下岗伤残军人、烈士家属和优抚对象中无业的106名城镇居民办理了城镇低保;为农村258名困难优抚对象办理了农村低保;把特困优抚对象建房纳入灾民建房、移民搬迁范围统一规划,4年来累计投入300多万元,为159户重点优抚对象建房480间。拨出专款8万余元,对老红军谢顺朝的危房进行了重建。在解决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上,明确了经费保障,对在乡六级以上的伤残军人全部实行公费医疗,对重点优抚对象在他们参加农村(城镇)合疗报销的基础上,按自负部分的多少再给予10-30%的补助,4年来,共下拨临时医疗补助款350多万元。按政策兑付了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去年发放义务兵家属优待金666.68万元。投入374万元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园,落实了管理人员。已安放烈士174名。

真情续写爱民曲。“视军队如长城,把军人当亲人”。驻县部队官兵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亲人,在维护全县社会稳定、抢险救灾、扶贫帮困、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7·9”洪灾后,驻县部队官兵捐款3万余元。解放军538医院坚持每年拨出10万元专项经费,抽调10多名专家骨干组成医疗义诊服务队,利用节假日深入山区镇、城乡社区开展义诊,4年来有4万多名群众免费接受查体治疗,送医送药价值达30多万元。何祥弘康馨匀

全站热点
县住建局对燃气行业安全大检查进行紧急再安排

2015-08-31 18:03阅读

任留街办积极申报第二批一事一议项目

2015-08-31 11:04阅读

未央区汉城湖畔举行2015庆祝“全民健身日”大型展示大会

2015-08-30 10:23阅读

张家堡街道关注流动人口推进均等服务

2015-08-28 18:06阅读

西安市采取多种保障形式 保障房入住率达85.8%

2015-08-28 09:40阅读

临潼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汇演成功举行

2015-08-26 20:26阅读

环西街办加强城管巡查确保辖区安全

2015-08-25 19:1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