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至25日,区文联组织 下属18个文艺协会主要负责人和部分文艺骨干开展以“重走丝绸之路、感知丝路文化”为主题赴永寿、彬县、平凉等地进行学习交流采风活动。同时召开了文联半年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安排了下半年的工作任务。这次活动“时间短、内容多、收获大”。
24日上午与全国先进区县文联永寿县文联进行了座谈交流,永寿文联十分重视,县政府副县长张剑同志出席了座谈会并致欢迎辞,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戴莉介绍了文联先进工作经验,永寿县文联12个协会负责人参会并进行了相互交流。之后,双方书画家现场挥毫泼墨,进行才艺展示和艺术切磋交流。
通过与永寿县文联的多层次交流,大家较全面深入地了解了全国文联先进单位永寿文联的工作特色和建设风貌,学习了永寿文联的先进工作经验,对加强协会自身建设、改进工作方法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启发。同时也让永寿文联对未央文联的工作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尤其是书画作者的现场挥毫交流,使彼此间得到了现场切磋、互赏作品、相互学习机会。
24日下午来到被选入丝绸之路世界遗产名录的彬县大佛寺采风
作为陕西省入选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7处世界遗产之一的大佛寺,是陕西省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石窟依山傍水,凿崖为窟,雕石为像,在四百多米的立体崖面上错落石洞石阁一百三十多孔,神龛四百六十处,大小造像一千九百八十余尊,由大佛窟、千佛洞、佛洞、丈八佛窟和修行窟五部分组成。大佛窟内二十米高的阿弥陀佛造像雄伟庄严,凝重优美,线条明晰,为陕西第一大佛,自古就有“关中第一奇观”的美誉。
大佛寺石窟的规模意义已经超过了一般的宗教崇拜,它不仅是战争的纪念建筑,也是大唐盛世的象征,对研究唐宋史、古代战争史、佛学史、石窟艺术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24日晚19时,召开了采风人员座谈会,传达学习了中央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各文艺协会汇报、交流了上半年的工作和下半年的工作打算,区文联总结通报了文联上半年的工作,提出了下半年工作重点。通过传达学习中央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了群团工作的责任和任务,为进一步增强文联及协会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提供了新动力和工作方向。
25日上午来到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重镇平凉的崆峒山采风。崆峒山是传说中古代黄帝问道广成子之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
为时两天的“重走丝稠之路、感知丝路文化”采风活动让18个协会得到了多重收获。通过对世界遗产名录平凉崆峒山和彬县大佛寺的实地采风,18个协会单位尽管工作性质各异,但都不是空手而回,而是满载而归,不少人得到了新的创作启示激发了创作灵感。特别是作家协会、摄影协会、书画协会、文物保护协会等协会的同志感到收获颇丰,大家一致认为这一趟收获大、来得值。
区文联在活动结束时对参加这次采风活动的人员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各协会尽快整理资料,商讨创作计划,组织采风人员积极创作,早出作品出好作品,为弘扬主旋律宣传“新丝路”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