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光社区下辖14个小区、4300多户,其中贫困、残疾户多达82户。在社区爱心超市,货架上放满了毛巾、洗衣粉、书籍、玩具等日常用品。“这些都是共建单位和在职党员捐赠的,免费为有需要的贫困户提供。”社区主任王晓梅介绍说。
可是在超市的一角,整齐摆放着一个个用不同花色的毛线编织的小挎包、抽纸盒、拖鞋、帽子、袜子和书法作品等,按照不同的类别,不同物件下面还有一个价签。“这是我们手工编织队的作品,社区把这些收集起来出售,希望能为爱心超市添置更多东西,为贫困户提供更多选择。”王晓梅解释道。
“成立手工编织队,招募能工巧匠的通知刚一贴出,有编织特长的志愿者就踊跃报名,大家的热情超出我们的预期。”王晓梅说,在义工志愿者的大力支持下,10人编织队正式成立。起初,每周社区还会组织大家相互学习、切磋技艺,近期随着手工编织逐渐步入正轨,社区就让大家“自由活动”了。
“发挥自己的特长为贫困户献爱心,是我们老太太编织队的共同愿望。”60岁的赵俊英是延光社区丰登小区居民。因为从小就喜欢织个毛衣、围巾、手套之类,退休后闲暇之余,她又拾起了自己姑娘时的爱好。“过去勾个包包,小娃穿的鞋子都送人,现在勾出来都给社区留着,希望能充实爱心超市,为改善贫困户的生活提供一点帮助。”赵俊英说,社区手工编织队成立近3个月来,她已经提供了四五件作品。
“用的都是家里过去织毛衣剩下的线团,丢了也就丢了,钩个东西出来交给社区卖出去,还能补贴一下贫困户的生活,我感觉挺有意义的。”56岁白亚莉阿姨也是手工编织队的成员。她说,自从报名参加编织队后,每天茶余饭后,她们三个“老闺蜜”就聚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勾着毛线,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针法,还能现场请教。
得知编制队要为爱心超市造血,有书法特长的居民也送来了自己的书法作品。王晓梅高兴地说,从当前试点情况来看,目前编织队出产的20多件编织和书法作品已卖出了400多元。为进一步拓宽销路,随后社区还将启用微信平台或在网络上推广,用义工们编织的作品为爱心超市增收,提升自我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