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奂雅
天气闷热,环境喧嚣,夏日的到来往往伴随着烦躁的心情,如果你身边有朋友情绪低落、寝食难安,千万不要轻视,这很可能是季节性情感障碍导致的抑郁情绪前兆。高温的来袭令抑郁症进入了高发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海琴呼吁:关注身边有抑郁情绪的家人朋友,及时诊断疏导,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抑郁症造成的悲剧。
碑林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海琴介绍道,抑郁症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会发展为患者自杀等极端行为,也有可能引发患者的暴躁情绪,造成社会危害。
张海琴说,抑郁症的诱因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包括家族遗传、五羟色胺过低和幼年受过创伤,其他诱因还有生活工作的压力及过度的自我承受。
据张海琴介绍,幼年的创伤会一直伴随人的成长,如果后期经受了类似的刺激,可能导致抑郁情绪。对于大家认知中“压力过大导致抑郁”的说法,张海琴表示不用过度惊慌,一般情况下只有从事与自己易患素质相关的工作,才有导致抑郁症的可能性。“五种诱因中还是遗传、创伤和生物学所占的比重较大。”
张海琴说,抑郁症与抑郁情绪不能混为一谈,“每个人都会在遇到挫折、压力、病灾等负面情况时产生抑郁情绪,这时候适当倾诉或家人朋友进行开导即可。”但抑郁症则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包括胃口下降、失眠心慌、无缘无故的唉声叹气和胸闷头痛。
抑郁症病人不愿与外界接触,也不愿承认自己患病,往往对于治疗一拖再拖,家属也只能通过言语开解劝慰。讳疾忌医只会病入膏肓,前期一定要进行药物治疗。八成以上抑郁症患者都能通过药物使病情得到控制,在控制了病情后,家属可选择专业人士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双管齐下消除临床症状。
张海琴特别指出,夏季是抑郁症复发的高峰期,患者家属要提高敏感度,对患者更加耐心,鼓励坚持吃药就医,降低病残率和自杀率。(2015年7月16日《西安日报》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