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悉心关怀下,周至联社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支持县域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认真实施“普惠金融”,降低支农贷款利率,广为宣传,大力发放“三农”贷款,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和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周至联社作为县域唯一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作为扎根在周至64年之久的小银行,始终坚持面向三农”、面向小微企业、面向县域经济发展的市场定位,充分发挥点多、面广、人熟、地熟、机制灵活的优势,大力发放支农贷款,努力提高金融服务能力。截至4月末,各项贷款余额204938万元,较年初净增37042万元,各项存款288100万元,较年初净增12068万元,存贷比71.1%。3年来,联社共发放实体经济贷款107333万元,其中发放农户贷款70643万元,发放小微企业贷款31398万元,贷款投放量和存贷比位居县域金融机构首位,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1、坚持“草根特色”,立足“三农”发展
作为与农最亲,离农最近的农信社,周至联社始终坚持“草根特色”,立足当地,服务县域。3年来,创建信用村174个,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54509万元。4月末,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25634万元,较年初净增5704万元,同比多增了4023万元,增幅为239.33%。“家乐卡”信用贷款余额达到23050万元,是2012年的10.73倍。“家乐卡”这个信贷产品已成为广大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生产经营、发家致富利率最低、使用最灵活、欢迎程度最高的“致富卡”。
2、降低利率,让利群众,简化程序,提高效率
为了更好支持县域“三农”发展,减轻广大农户、个体户、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周至联社在2015年2月向县人民银行申请了10000万元支农再贷款,将利率从8.31‰降至5.83‰,下降了29.85%,基本上是保本经营。
3-4月已发放低利率支农贷款707户9013万元,主要投向猕猴桃种植、储存、加工、销售,苗木花卉和蔬菜种植、销售,蔬菜、杂果、中药材的种植,养鸡、养猪等养殖业,化肥农药等产业。联社计划向央行再申请30000万元支农再贷款,再发放50000万元农户、小微企业贷款,仅此一项,就为广大群众让利3000万元。
同时,对基层社的支农贷款按照其信贷管理能力和风险管控水平,给予10-20万元审批权限,提高审批效率。
3、履行社会责任,做好金融服务薄弱地区信贷投放工作
两年来,联社已为金融服务薄弱的板房子镇、王家河镇、陈河镇、竹峪镇、骆峪镇等五个乡镇投放贷款440户2762万元,有力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同时,联社也积极向县域贫困户发放扶贫到户贴息贷款,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4、大力支持弱势群体,积极投放创业促就业贷款
3年来,联社克服担保基金不足困难,向1716名农民工、大学生、复转军人、失地农民发放创业促就业贷款10034万元,信贷投放量和贷款余额占到全县70%以上。
5、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抓好新型农业组织的信贷扶持
为支持当地新型农业组织、种养大户和小微企业发展,联社认真进行市场调研,筛选客户,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先后向美好公司、圣果公司、秦粮种业、军寨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等小微企业发放贷款31000万元,较好解决现代农业组织的资金需求。
6、优化农村支付环境,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为了解决农村地区、偏远山区群众金融服务需求,周至信合把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布放助农服务终端作为“普惠金融”、“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主要手段。已设立助农服务点300多个,安装ATM11台,覆盖全县100%行政村,使广大农户足不出村、足不出户就可实现小额存取款、查询、转账等业务。特别是在支取我社代理的40多项财政惠农补贴资金时,再不用长途跋涉、翻山越岭,直接就可在本村的POS机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