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家儀
“优抚动真情,拥军办实事。”在碑林区这片沃土上,拥军优属的真情穿越时空,军政团结、军民一家的感人故事不胜枚举,碑林区获得省市“双拥模范城区”称号七连冠,谱写了军政军民团结奋进、携手共筑强军梦的崭新篇章。碑林区郭江林、刘建亭、陈蔷、田静、黄鑫、齐清泉六位拥军模范的一个个动人的拥军故事,成为该区争创“双拥模范城区”称号八连冠一朵朵浪花。
倾心竭力 帮助军属重见光明
“77岁的刘素枝是社区的困难户,她爱人当年因病退役后到了一家小工厂,前几年也下岗了。第一次去她家里进行走访时我特别震惊,屋里的煤烟味很大,老两口吃的都是从路边捡来的菜根菜叶,两位老人加两个孩子挤在30多平米的房子里,生活非常困难,走出她家时我的心情特别沉重。”电话那头是现任东关南街东关社区主任郭江林。刘素枝老人的右眼在80年代因为患有白内障已致失明,而现在她的左眼也因罹患白内障和青光眼几近失明。两位老人在很早之前就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不仅自己生活拮据,行动不便,还要负责抚养上学的孙子孙女,这无疑是给这个脆弱的家庭雪上加霜。身为同样是从部队归来的郭江林,每每看完刘素枝老两口后心里都久久不能平静,沉重、心酸、焦急各种情绪一股脑的涌上心头。作为一名社区主任,如何能让辖区内的军人家属得到帮助和救治成为了他的首要问题。2014年5月,郭江林找到自己曾经所在部队的老领导说明了情况,恳求老领导给予支持。在郭江林一个一个的电话中,一次一次的联系中,一趟一趟的奔波中,终于确定了解放军第三二三医院为东关社区刘素枝老人免费做青光眼复合手术。“我真的很感谢郭主任,如果没有他的帮助,我是没有机会做这个手术的,也不会得到这么好的治疗,他和社区都给予了我和我的家人非常多的关心,我们全家都会永远记着他!”刘素枝的老伴激动地告诉所有人。据郭江林主任介绍,刘素枝老人的后续治疗也得到了保证,解放军第三二三医院将继续为老人提供免费医治。同时为了改变老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社区还专门为老人申请了廉租房和最低生活保障金,现在老人和孙子孙女已经住在了新房子里,每个月也有了最低生活保障。
义不容辞 解除老兵生活之忧
“社区虽然地处繁华地段,剪个头发费用很高,很多老人都舍不得剪,有的理发店就压根不接待老年人。”得知群众反映的这一情况后,郭江林和社区工作人员立刻开展摸底工作,对辖区内的所有理发店进行了现场走访,最终选定了一家地理位置显著、技术优良、服务态度良好的理发店作为“东关南街地区拥军服务示范店”,确定每周二上午为辖区拥军优抚对象、伤残军人免费理发。“郭主任当了社区主任后,我们感觉整个社区焕然一新。他特别体贴群众,不论我们什么时候去找他,找他去解决什么问题,他永远都是笑眯眯的,我们大伙从心里面感谢他!”躺在床上的伤残军人华冠群说到他们的社区主任赞不绝口,“您看,这张公交IC卡就是社区联系的,专门上门来给我办理的。”翻开东关社区的工作影集,每年的冬季征兵工作期间,他们利用黑板报、标语、专栏等形式宣传国防知识、征兵政策的资料历历在目。
情系双拥 美丽城区传真爱
其实,郭江林的拥军故事只是碑林区开展双拥工作的一个小小的浪花,在辖区22平方公里的沃土上处处涌动着穿越时空的拥军真情。张家村街道黄雁社区主任陈蔷,经常主动到驻区部队调研,及时了解驻区部队建设情况,组织居民和武警官兵共同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和部队的信任;随军家属刘芳静因单位一直未给其缴纳社会保险,并且拖欠两个月工资未发等问题,来到碑林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司法局科长田静详细了解情况后,为其联系了陕西法正平安律师事务所王丽律师办理此案,一起协助刘芳静向碑林区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成功追回单位所欠工资。文化体育局体育科长黄鑫,在部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配合区双拥办及各成员单位组织了系列双拥活动和双拥共建工作;碑林区民政局副主任科员刘建亭,积极主动与26家驻区部队联系,
2014年至今以“四个共建”为主题共开展各类双拥活动20余次。
南院门街道办事处齐清泉,经常与伤残老军人促膝谈心,话家长,谈生活,还根据老人的学习生活需要,为他们送去一些实际用品,被军烈属亲切地称呼为“小齐”……
这一切的一切为碑林区“双拥模范城区”八连冠的称号增添了金子般的光芒!(2015年6月19日《西安日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