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乾县统计局发布的果业监测报告显示:在苹果效益提升的刺激下,果农对果业发展充满信心,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果园管理更加精细,施肥、喷药、套袋及时到位,果树直接生产费亩均投入754.29元。其实,乾县果农的信心更多的是源于果业发展的两块“金字招牌”。果业“金字招牌”赢得的是市场的青睐,为果农带来底气和信心,促进了果农增收、产业升级,更滋润了果农的幸福生活!
多年来,乾县创出了果业发展的两块“金字招牌”,一个是乾县10万亩现代果业绿色长廊,另一个是在北部旱腰带地区正在建设的10万亩双矮苹果产业园区。从2010年开始,乾县依托国家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苹果产业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水利项目、农业沼气项目及杨凌畜牧产业园项目,连续用三年时间在漠谷河以西至乾扶交界以东,建设“中国乾县10万亩现代果业绿色长廊”,打造果业“金字招牌”。
绿色长廊建设主要依托果业、水利、农发、畜牧、农业等涉农项目资金支撑,每年投资3000多万元,重点推广“灯、板、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加强果园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果、畜、沼生态模式,推广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技术,推动全县西部果业产区向标准化有机苹果生产发展。
大力发展双矮苹果,被称为果业发展的“乾县模式”。“双矮”苹果是通过在矮化砧上嫁接短枝型苹果品种,双重抑制树体生长而达到矮冠、稳产的新型栽培技术,具有喜光照,耐寒耐旱的特性,适宜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双矮苹果曾荣获杨凌农高会“后稷金像奖”,美国康奈尔大学罗宾逊教授、程来亮教授等来乾县参观交流双矮苹果技术,陕西省全省果园管理现场会在乾县成功召开,双矮苹果栽培技术荣获咸阳市2013年度科学技术一等奖。(记者符备战通讯员张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