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通过选调党建工作指导员等方式,指导社区党建工作,选派机关4名政治素质好、熟悉党务的科级干部担任村(社区)第一书记,提升工作效能。二是建立“分类管理”模式,对在职党员实行“双向联系、双重管理”,建立社区流动党员管理站,为提供服务平台,落实帮带人员,使流动党员参与组织生活。三是坚持“健全、规范、有效”的原则,制定了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及“三会一课”、党务公开、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学习培训等工作制度。四是街、村、社区联合,保障办公资金,配齐桌椅、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施,安装了远程教育网络,配套建设了健身广场、图书室阅览室、老年活动室等场所。五是建立了以财政支持为主,党费划拨、自主创收、社会支持为补充的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