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维护稳定服务。健全街道领导包片、科室包村及农村两委会主要干部包信访案件化解的“三包”责任制,开展每周“下访接待日”活动,把服务延伸到村组、到群众,建立一日工作台账,实行群众“满意评价”制,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有效化解群众纠纷,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强化项目建设服务。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项目组及农村党员干部的主动性,就项目征迁政策、失地群众社保等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引导群众形成正确的利益导向,全力支持街道重点项目;对已拆迁群众定期回访拜访,对现征地困难群众建立责任帮扶,稳步推进项目建设。
三是强化农村社区发展服务。配备专职保洁员,修建标准化公厕、垃圾台,坚持日扫日清日运,促进形成“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积极创造农村宜居环境;定期开展各种培训,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开展街道领导班子与信访群众及基层干部约访座谈,重点围绕社区党建、治安、教育、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创建社会管理创新示范社区。
四是强化党员帮困服务。充分调动非公企业党支部、农村党员致富标兵热情,广泛开展党员帮困承诺活动,带动群众创业就业,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