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家住长安区引镇街道北留村的周西维,一大早就去上班了,往年这个时候,她还在走亲访友,但是今年她除了回趟娘家之外,哪也没去。大年初六,老板一个电话,我就来上班了。周西维说。
初六就上班了?记者脱口而出。是啊,农事不等人,草莓熟了呀!周西维说,深冬草莓元月份就开始上市,过年的这几天天气暖和,果子大批成熟,摘得不及时,就有可能烂到地里。在引镇街道盛光生态农业园,记者看到一排排温室大棚在日光里泛着银光,不时有员工端着草莓出棚包装。周西维带记者走进了一个草莓大棚,一股夹带着甜香的热气扑面而来,放眼望去,一垄垄土埂上整齐地栽种着一株株草莓,簇簇绿叶间点缀着颗颗鲜红欲滴的草莓果实,几个带着小孩的市民正在饶有兴趣地认真采摘,大棚口有身穿蓝大褂的员工负责称重包装。而在另外一个大棚,采草莓的全是身着工装的人,他们动作熟练,轻巧有序,采下来的果子个个饱满红润,在盒子里码放得整整齐齐。
这些员工都是附近的村民,有的人都干了五六年了,是我的老人手了。园子老板纪军说,往年为了照顾大家走亲访友,都是十几个人倒班干活。今年,果子丰收,人手不够,没办法才叫大家大过年地来上班。过节上班,那可得付三倍工资呀?记者打趣地说。当然不会让大家白忙活,全勤奖、优秀奖、特殊贡献奖我的奖励名目可多了,所以大家也都愿意在这里干。
咱可不光为挣钱,在这里干活,人也能长知识、学本事。周西维说,在园子上班后才知道啥叫无公害,啥叫生态农业。以前咱也种地,买农药只要立竿见影的,现在不一样了,首先要考虑药期短、无残留,要保证每一个果子都是安全、无污染的。如果不在现场,真不相信这些专业术语是从一个40多岁的农家女人嘴里说出来的。我也只懂一点,我们第一批来园子干活的人,已经有人自己栽大棚种草莓咧。周西维不好意思地说,等自己赚够了钱,也跟纪老板一样,开个园子挣大钱。
据了解,随着城乡道路的延伸和提速,市民自驾游大受追捧,长安区一个个依托便捷交通和丰富农业资源的生态农业园区逐渐成为西安周边市民体验生活、回归田园的休闲胜地。目前,位于环山公路、雁引公路沿线的现代农业园已有30多座,它们集高科技农业生产、新品种展示、休闲观光于一体,年接待游客320多万,实现收入1.2亿元,解决附近群众就业3000多人,成为西安特有的生态休闲农业聚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