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宣传资料您拿着,有啥问题随时拨打12348。昨日在城南客运站,西安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与雁塔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联合举办了针对返乡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活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将陆续开展宣传活动,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增强法律意识。
昨日尽管阳光普照,但室外温度依然较低,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与志愿律师在城南客运站前为返乡农民工发放着宣传材料。一位在摊位附近徘徊许久的中年男子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师傅,有啥问题说出来我们给你出出主意。
这名叫王大福的男子来自四川巴中,去年在西安打工时,被包工头拖欠了工资,欠了我们5个人十几万,欠条早就过期了,现在找不见他人。王师傅说5名工友想尽各种办法也没能见到这名包工头,而由于欠条日期已过,他们也不敢去法院提起诉讼,只能自认倒霉。市法援中心工作人员在了解到王师傅并没有在工地干活的任何证据后,告诉王师傅一个补救措施,可以寻找间接证据,如人证或者之前与包工头谈话的录音。
前来咨询的大部分都是返乡农民工,他们中有不少都被拖欠工资,但因为没有法律知识也不知如何维权。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屈礼军表示,针对农民工欠薪、工伤等案件,法律援助也开通了绿色通道,只要能够提供相应案件材料和身份证明,一律免于经济状况审查,缩短了审批时间。
昨日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和律师还现场为进城务工人员支了几招,提醒他们在建立劳动关系时就要保留书面证据,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表,包括饭票等都可作为在该工地工作过的直接证据。同时律师还补充道,接收的案件中不乏欠薪者为包工头的现象,即使有欠条,包工头欠薪也不属于劳动纠纷,因为包工头为个人,只能作为民事纠纷处理。所以农民工在建立劳动关系时,一定要签订劳动合同,作为日后维权的保障。
据悉,即日起的两个月内,全市14家法律援助机构将深入农民工聚集的社区、工地等地陆续开展宣传活动,为农民工提供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