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大庆路全段有好几个掉头口,常常导致道路拥堵十分严重,隔离护栏这么一设置,大庆路可就顺畅多了,再不怕拥堵了!”开了十几年出租车的王师傅感慨地说。2014年作为缓堵保畅三年行动的巩固提升之年,莲湖区围绕静态交通秩序管理、交通专项整治、缓堵工程建设等重点工作,强化属地管理,创新管理模式,真正做到让缓堵保畅成果惠及辖区群众生活,有效缓解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双考核”机制
缓堵保畅保“质”保“量”
为了保证全区缓堵保畅工作顺利开展,莲湖区以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为抓手,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区交委会每月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督办任务进展情况,研究解决问题,安排下一步工作;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由区交委办牵头协调,交警联合执法,市容、旅游、街办相互配合,确保缓堵保畅各项工作在“量”上得到保证。建立“双考核”机制,把缓堵保畅工作任务纳入全区综合目标考评范围和效能监察考核范围,确保全年缓堵保畅工作任务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
完成十二项考核任务
缓堵保畅取得实效
“以前开车出门总担心路上堵、停车难这些问题,这两年公共停车场增加了不少,出门也方便多了,有时候我就骑公共自行车上下班,非常方便,缓堵保畅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在莲湖上班的小李高兴地说。2014年,莲湖区把落实交通管理事权下放、推进片区交通综合改善等作为工作重点,顺利完成了市交委会下达的12项考核任务,带动全区缓堵保畅工作的实施。加强静态交通秩序管理,确保交通事权下放后接得住、管得好。积极推进片区交通综合改善,完成了水司十字周边交通优化、大庆路沿线掉头工程、儿童医院周边微循环改造等三个小片区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创新工作举措
缓堵保畅体现莲湖特色
2014年,莲湖区结合辖区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在原有街区电瓶车队的基础上,增加车辆,增开新的运营线路,切实解决了历史文化风情街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将交通缓堵工作纳入门前“三包”管理内容,动员企事业单位、商户,自觉管好门前车辆停放秩序,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将缓堵保畅工作和创文工作、精细化管理工作相结合,利用区城管指挥中心监控平台对城市道路实行网格化、数字化监控管理,及时将道路交通情况反馈给交警、城管执法等部门。此外,还编制完成了《莲湖区综合交通秩序规划》,为全区缓堵保畅工作开展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