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莲湖区北关街办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致力于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断完善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网格化管理体系。该街办作为全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试点单位,坚持先行先试,通过细化管理区域,下移管理重心,充实管理力量,实现了对城市管理的事件和部件问题的快速发现和及时处置,探索出了运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和信息化技术推进区域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新路子。
重心下移 整合管理力量入网进格
北关街办在推行网格化管理工作中,把重点放在了力量下沉上,通过整合管理资源,细化管理内容,规范管理行为,落实工作责任,构建了“统一指挥、协调运转、责任落实、反应快速”的运行机制。街道班子成员分片包抓,机关干部担任网格督导员,城管执法中队、食药监管理所、交警中队、公安派出所等区级派驻单位以及街办所属的环卫所、保洁公司和社区工作人员,全部在网格中定岗定位,加强了网格管理力量,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片”。
街办城管委把合理划分管理层级和管理区域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经过调研论证,他们按照“地理布局、分别管理”的原则,将1.8平方公里区域划分为4个管理片区、11个管理单元、30个管理网格。建立了街办以下三个管理层级,其中片区长由街办分管领导担任,单元长由社区主任担任,网格长由社区干部担任。同时,按照“一格七员”的标准,在每个网格配备了网格管理员、网格督导员、城市监督员、城管执法队员、环卫保洁员、三包督察员和物业管理员,将7种城市管理力量统一纳入网格。为了落实工作责任,街办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作保障,明确了街办领导和社区干部等各层级网格管理第一责任人,明确了“七大员”的工作职责,做到岗位明、任务清、责任实。
创新手段 建立街办数字化信息平台
北关街办立足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着力解决对各类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置,为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8月份,北关街办建立了城管指挥分中心,投入15万元搭建了街道数字化信息平台,运用“外勤助手”软件系统,配备3G手持终端60部进入每个管理网格,实现了对问题发现的及时性和派遣任务的快捷性。还设定了六步管理流程,网格管理人员每日进行巡查,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发现的诸如保洁不到位、卫生死角、占道出店经营、车辆乱停放等问题,现场进行拍照并配以文字描述上报至街办信息平台,由街办城管指挥分中心将问题派发给相关人员,在规定时间内解决并回复。平台运行5个月来,问题的发现数量和处置数量较之前提高了近三倍,已有效处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2384余件,做到对各类问题情况明、分类准、发现及时、解决到位,有效解决了城市管理原有模式存在的被动、滞后等弊端,提高了街办属地化管理的能力。
延伸触角 建立社区城管工作站
社区是网格化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城市管理服务“零距离”,北关街办以宫园壹号社区、龙首原社区和阳光村社区先行试点,成立社区城市管理工作站,由社区主任担任站长,形成了街办城管委和社区城管工作站上下联动的运行构架。街办明确了社区城管工作站的各项职责,充分发挥社区联系群众紧密、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有利的作用,加强了社区整合管理力量和指导管理网格工作的能力。在阳光社区城管工作站建立之前,小区内流动商贩占道经营、垃圾乱倒等问题往往是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群众意见较大;社区城管工作站建立后,通过网格管理人员的巡查发现,通过社区和街办的协调处置,将问题化解在居民反映投诉前,解决了传统管理模式中人员缺位、信息获取滞后、管理粗放被动、处置效率低下等问题,有力地促进了街办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