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把志愿服务时间存入“银行”还能生“利息”

2014-11-27 13:01  兵马俑在线

假如你曾经向社区居民提供了累计100小时的志愿服务,他日,当你或你的家人需要帮助时,更多志愿者会以双倍时间的志愿服务回报你,你至少能得到200小时的志愿服务。这样你会不会在有空的时候也做社区志愿者呢?西安市文明办副主任刘军表示,目前社区文化更注重人文关怀、人与人之间爱的传递,西安市的社区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一位志愿者帮扶别人的时间,会在社区存档,等他老了后,社区志愿者会以双倍时间返还,让爱“代代相传”。

爱心存储

当邻居遇到困难时,主动搭把手

83岁的杨师傅家住西安市未央区东元路物流社区,自从老伴去世后,他就和儿子同住。可每天中午,儿子在外工作,顾不上他吃饭。从2011年起,他白天的生活就全部托付给居委会办公楼一层的养老服务站。昨日,户外温度更低了,社区志愿者小张又一次按点准时为杨师傅送午餐。和杨师傅一样,寒冬里受到志愿者照顾的老人并非个例。能不能把志愿服务的时间,通过社区这个平台储存起来,今后双倍回报给志愿者?西安市文明办决策后,东元路物流社区开始率先试点。他们对社区备案登记的志愿者,建立志愿服务活动账户,把他们服务的时间像现金一样存入“志愿服务绿色银行”。今后,当志愿者本人或家人需要帮助时,社区组织其他志愿者为其提供双倍的返还志愿服务时间。目前,该社区注册的志愿者已有300余人,年龄最大的志愿者已65岁,最小的才12岁。“自己献出一点点爱心,今后能为自己和家人换来更多爱心照顾,这个办法,让人听了都觉得很温暖,所以我干劲十足。”志愿者小张说。

像这样的“志愿服务绿色银行”已在西安市悄悄运行。这也是西安市“邻里守望”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内容之一,是今后西安市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的一种尝试。如果愿意,也请你前往所在社区注册登记,成为一名光荣的社区志愿者,共同携手建立“邻里守望”的温暖大家庭。让我们一起走出家门,从日常做起、从小事做起,当邻居遇到困难时,主动搭上一把手。大家一起用“邻里守望”编织社区的爱心网,用志愿服务使每一个遇到困难、渴望帮助的人得到及时关爱。

邻里守望

“四必访”、“爱心陪聊”传递温暖

事实上,在西安市800多个社区涌现出许多“邻里守望”的创新做法。比如,中铁一局社区创建了一套“四必访”制度,即元旦、春节对70岁以上老人、鳏寡孤独、残疾人必访;居民家中发生大事必访;居民大病住院必访;90岁以上老人生日前后必访。近年来累计慰问3374人次,访出了温暖,访出了和谐,访出了稳定,访出了社区居民的亲情。

陕鼓社区探索形成由两名共产党员结对帮扶一户空巢老人、病残老人及困难家庭的志愿帮扶制度。通过入户探视、代购代买、紧急救助等方法对被帮助对象提供服务。目前,37名党员与18户困难家庭结成对子进行帮扶活动。

临潼区东关社区的“爱心陪聊队”和骊山新家园社区的“小喇叭宣传队”,通过走进社区内居住的贫困户、孤寡户、征地拆迁户(失地农民)、问题户(缠访户、闹访户)和片区企业等,为群众和企业调解纠纷、解决困难。

提高水准西安市全面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

目前,全市千余支社区志愿服务队常年活跃在社区,常态化开展义务理发、义务体检、小家电维修、亲情陪伴、美化社区等活动。全市共有行业、区县、社会等各级各类志愿服务团队3062支,参与志愿服务人数77万多人,各种志愿服务典型组织、典型人物层出不穷。

来自西安市文明办的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3万志愿者录入数据库,29万多名志愿者都建立了纸质注册登记。在西安文明网、西安义工网等还有11.5万名志愿者进行了网上注册。

西安市还建立起志愿者服务需求发布平台、志愿者注册制度、志愿者培训制度、志愿者服务记录制度、志愿服务激励机制。西安市文明办下设的西安市志愿者联合会通过西安义工网、西安文明网、市志愿者联合会QQ群等网络平台发布群众需求;长期组织志愿者接受医疗保健、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应急救援等方面的专业化培训,不断提高志愿者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志愿服务还可能获得升学、就业等优待

西安市为什么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这样做对居民有什么好处,对志愿者有什么好处?昨日,西安市文明办副主任刘军接受了华商报的专访。

记者:西安市为什么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

刘 军:近年来,西安市有大批志愿者积极参与了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关爱自然、应急救援、大型活动等志愿服务,但为了让这项工作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活动开展更加经常,亟须推进制度化建设,包括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管理、服务记录和激励等都需要制度保障。

记者:志愿服务如何记录?

刘 军:志愿服务不能是一笔“糊涂账”。对志愿者的服务进行记录,是对志愿者所做奉献的肯定,是对志愿服务进行规范化管理的科学依据。虽然把志愿服务时间的记录叫做“绿色银行”,但实际操作中,是在每一次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由志愿者所属的社区志愿服务站或各类志愿者组织,根据统一的内容、格式和记录方式,对志愿者的服务进行及时、完整、准确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名称、日期、地点、服务对象、服务时间、服务质量评价、活动负责人、记录人等。

记者:成为志愿者,能享受到什么待遇,政府有怎样的激励?

刘 军:主要是建立志愿者星级认定制度、嘉许制度和回馈制度,把志愿者的积极性保护好、发挥好。根据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对志愿者给予相应的星级认定。比如志愿者服务记录时间累计达到100小时、300小时、600小时、1000小时以上,可被认定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志愿者;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达到1500小时以上的,可认定为五星级志愿者。

志愿者嘉许制度,就是褒扬和嘉奖优秀志愿者,授予荣誉称号。志愿服务回馈制度,就是对志愿者的付出予以适当的回报。即,志愿者可以利用参加志愿服务的工时,来换取一定时长的服务。同时,各区县也将结合本地实际,推动制定志愿者在升学、就业、使用社会公共设施等方面的优惠或优待政策。

去年8月,西安成立了西安市志愿者联合会,下设11支直属融合型志愿服务团队。今后,西安市将继续支持和发展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推动企业、机关、学校、医院等成立志愿服务队进社区服务,引导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成为城市的系统化工程,让生活在西安市的居民都能享受到高质量、专业的志愿服务,让历史文化名城走向志愿城。

华商报记者付亚娟(2014年11月27日《华商报》A15版)

全站热点
县安监局组织参加市局新《安全生产法》培训班

2014-11-27 11:20阅读

周至县农广校组织举办职业农民培育专题学习班

2014-11-26 19:17阅读

传播“蓝田好声音”

2014-11-26 12:00阅读

文体广电局系统举办2014年冬季趣味运动会

2014-11-25 15:14阅读

国土临潼分局组织学习《国土资源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

2014-11-24 18:11阅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在继续

2014-11-21 19:1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