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工作者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昨日由太乙路街道办事处、陕西建工第三建设集团、西部建筑抗震勘察设计研究院联合承办的道德讲堂给了我们答案。
西部建筑抗震勘察设计研究院的工作者为大家讲述了院长张耀在工作中坚持不懈、焚膏继晷的事迹。2010年4月青海玉树地震,张耀第一时间组成了包括自己在内的五人专家组,随时待命前往震区。两个月后,张耀带领团队赴往灾区,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强烈的高原反应,以及每天奔波往返200多公里的路程……挑战着张耀的身体极限,有一天张耀出现了感冒的症状,紧接着又发起了高烧,他终于病倒了,同事们连夜把他送到部队医院治疗,医生嘱咐他好好休息,暂时不要工作。可他却没过一天,稍微退烧后又出现在了工作现场。就这样,拖着病躯的张耀一直坚持到灾区工作结束。
除了张耀的故事外,荣获三次“鲁班奖”的陕建三建集团宫平与重现唐城遗址公园的项目经理杜栋的故事也让参会人员获益良多。
太乙路街道党办主任王艳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今天这几个故事的讲述扩散这股爱岗敬业的正能量,让大家更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