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院门地区这个临时救助点成立首日,就有流浪者入住
寒冬来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而一些流浪乞讨人员却还露宿街头。一个月前,碑林区南院门街道办就开始寻思,为流浪乞讨人员建立一个“家”。昨天上午,南院门地区流浪乞讨临时救助点正式挂牌成立,杨学荣老人第一位入住,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自己住不了这么好的地方。”
昨天上午10点,东木头市76号门前跟平常一样,人来人往,细心的人会发现墙上多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南院门地区流浪乞讨临时救助点”,“这是个小旅馆么,咋回事儿?”市民王大妈询问。正在往楼上搬棉被的书院门社区工作人员解释:“天冷了,街道办寻了这个地方,让流浪乞讨人员进来住。”
跟随工作人员上楼后,记者看见在3楼最里面有一个套间,39平方米的房子里摆了4张上下铺的架子床,2个柜子,2张桌子和几个板凳。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进门后就拆包铺床,社会事务科科长王丹感慨:“地方还真不好找,找了好几家最终才定到这里。”王科长介绍,南院门街道辖区流浪乞讨人员较多,工作人员经常与他们交流劝离,送往救助站,但效果不明显。临近年底,天气越来越冷,街办寻思着给不愿去救助站、不想远离本辖区、不是本地人的流浪乞讨人员找个落脚地,让他们顺利过冬。街道办将这个想法报上了区民政局,很快,碑林区民政局拨款,加上南院门街道办自给,共18000元的款项到位。街道办事处多处找寻,最终在这个小旅馆租下一套房。据了解,这些钱够半年的房租费、水电费和基本的生活用品支出。
书院门社区的工作人员正在收拾房间,广济街社区的工作人员把辖区流浪乞讨人员杨学荣老人送了过来。老人一进门就挑了一个靠窗的下铺,可坐定后他还不放心,询问“一月多钱?”知道老人耳背,社区工作人员大声跟他说:“不用掏钱,您住就行。”
据了解,这个临时救助点由街道办社会事务科和书院门社区的两名工作人员管理,入住准则和工作职责均已制定完成,“我们本着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会及时做好建档工作。入住准则主要是提醒大家注意安全,特别是捡拾回来的垃圾及时清理。”社区工作人员说。
记者 郑燕茹(2014年11月21日《西安晚报》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