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环境,顾名思义是相对于地理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等“硬件”而言的一个概念,它是一个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市场发育程度和政府行政效能的综合体现,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和竞争力水平。碑林区是我市率先实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测评工作的城区,今年该区将此项工作作为检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抓手,着力在优化指标设置、改进测评方式、引入第三方评估等方面完善和深化,让社会大众对干部作风和区域环境打分评判。从10月21日起,碑林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办公室组织的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评价工作在全区全面开展。
深入分析论证
进一步优化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保证此项工作得以进一步优化与提升,使测评工作更加顺应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今年7月份起,该区经过三个月的调研论证,认真总结分析经验教训,继承沿用被实践证明有效的成功做法,着眼充分尊重和考虑调查对象的差异性,制定了《2014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满意度测评实施方案》,促使测评工作与去年保持前后有序衔接,并有新的突破与提升。
同时,该区还聘请驻地高校、社科机构专家学者,召开了“经济社会软环境测评工作”分析论证会,围绕测评指标体系的结构设计、样本选取、问卷设计、操作方式、质量控制、结果评估等方面把脉引路,为该区进一步优化与完善指标体系,切实增强其理论科学性、实践可行性与运用有效性提供了有力依据和专业支撑。
丰富活动形式
扩大测评活动的知晓度
“在碑林办事不但服务周到,还有这样人性化的服务,通过调查问卷不但可以直观反映我们群众对政府服务态度和作风效率的评价,而且还赠送小礼品,今天算是没有白跑这一趟!”在碑林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税务变更手续的张女士高兴地说。原来,张女士碰上的“好事”正是该区正在开展的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满意度测评问卷调查工作。据悉,今年该区除了原有的1500个固定样本外,不断拓宽随机样本调查途径,在区一级和街道一级体制内窗口单位设立测评点进行调查,方便群众在办事过程中直接填写调查问卷。除此之外,该区印制了8000份宣传彩页和2000份宣传海报,张贴在辖区各社区的显要位置,海报上印有网络测评地址,以此激发群众参与网络测评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大众参与测评的覆盖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测评过程更专业、更客观
结果运用更趋务实
“实施软环境评价工作仅仅是一种手段,其终极目标是要探索建立一个较为科学系统、简便可行的软环境评价体系,进而使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善。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使评价工作的指标设置、方式方法、步骤程序等方面具有科学性、操作可行性与客观真实性,而且要充分运用评价结果,思考分析区域软环境建设取得的经验和存在问题,从而研究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碑林区软环境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碑林区社创办主任郭健如是说。
今年,该区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满意度评价工作在结果运用上将更具有实质性和刚性约束。除了出具年度软环境满意度评价结果分析报告,上报区委区政府供决策参考之外,还要送区考核办、区纠风办等部门,以此结果作为对各单位年度综合考核成绩以及年度政风行风测评的重要补充和参考依据;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影响软环境建设的人和事,还要交由区纪委负责督导整改,情节严重的,经调查核实后,依据党纪政纪予以问责。
在保证测评活动的客观真实性上,该区实行第三方监督与自我监督相结合的方法,除了由区纪委对测评活动的全程进行监督外,还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指标体系、问卷设计以及测评过程的真实性进行总体把控与监督评估,最终出具较为权威的评估报告,确保评测活动的组织实施严谨周密、客观公正,增强了软环境评价工作的严肃性、独立性和真实性。
据悉,该区已征集调查问卷2800余份,测评对象涉及辖区“两代表一委员”、普通居民、企业、个体工商户和驻地单位代表。目前,软环境测评工作已进入问卷回收处理阶段,在此期间测评对象仍可通过碑林区门户网(网址:www.beilin.gov.cn)进行网络测评。
——碑林区积极寻求提升区域发展软实力新途径纪实
■通讯员 冉冉 王波(2014年11月14日《西安日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