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奂雅
“我们书画社成立20年了,没想到还能借着咱社区社会组织共享平台再招收到新会员,还有了专业的授课老师,真是枯木逢春啊!”乐呵呵说话的是长乐坊街道金花社区朝花书画社的负责人钟有义,他口中的社区社会组织共享平台是碑林区社会服务项目之一,目前全区已经有8个社区搭建起了共享平台,不但为社会组织提供了吸纳新力量的机会、丰富了服务居民的内容,同时还为社区管理工作分了忧。
搭建平台 组织活动常态化
昨天,曙光救援进社区救灾减灾演练的第一站在金花社区拉开,作为金花社区社会组织共享平台中的一员,曙光救援此前就开展过几次活动,为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基本救援培训、给社区居民带来救援科普知识,也收获了不少好评,“我们把演练的第一站放在金花社区,也是考虑到了共享平台的便利性。”
说到社区社会组织共享平台大家都很陌生,其实这是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之一,去年5月在碑林区民政局的支持下正式启动。目前全区包括金花社区、新西里社区、朱北社区等在内的8个社区都已经搭建了共享平台。
“共享平台以社区为依托,目的就是为了给志愿组织和社区居民之间搭建一个平台,让这些志愿者能够常态化、系统化地服务于居民。”碑林区社会组织发展培育中心田斐告诉记者,目前中心已吸纳了十几个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文体娱乐、医疗护理、康复训练等都囊括其中,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中心为这些组织提供孵化支持、社区工作之类的培训,让其能够充分发挥在社区活动中的作用。
在金花社区,记者见到了正为共享平台忙碌的负责人李旭,今年6月社区平台正式建立后李旭就全权负责社会组织事宜,她说平台最大的优势就是给居民提供了不少便利,“以前也有一些社会组织到社区来做活动,不过都是一次性的,有些活动居民的反响很好,但是也没有举行第二次的机会。”成立平台后,曙光救援、朝花书画社、金花书画社三个组织的进驻将社区活动发展为常态化,各组织也都有人员在社区办公,居民有任何事都可以直接到平台办公室咨询。
获得双赢 组织放心居民安心
说起金花社区的四个进驻组织,其中两个都是社会组织,另外一个是根据居民需求而成立的,此外还包括全市首家家庭医生工作室。李旭说虽然目前进驻组织不多,但每个都是切实服务于居民,“不但居民满意,这些组织进驻平台后也得到了便利,可以说是双赢。”
1994年成立的朝花书画社,成员都是退休书画爱好者,之前他们都在自己院落的活动室活动,可6月活动室却面临拆迁,几十名成员不知何去何从时,共享平台找到了他们,将他们吸纳进了平台组织。“给我们提供了交流的场地不说,还请了老师教学,以前我们都是自己练没有系统学习过,这几次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都进步神速。”钟有义说平台带来的好处还不止于此,书画社的成员平均年龄都在70多岁,多年来因为一直在院子里也没有新成员加入,他们一直渴望加入新势力新血液,得知老人们夙愿的李旭,立即以共享平台的名义在社区发布了召集令,截至目前已经有好几名新成员加入了这个书法大家庭。现在朝花书画社已经将每周二定为了活动上课时间,钟有义说成立多年都没有一个固定活动时间,没想到一加入平台就立即规范化,“现在大家对绘画的热情更高了。”
而同一性质的金花书画社则是社区组织的,李旭介绍道朝花主要注重绘画,而她了解到有许多社区居民还有学习书法的要求,在平台搭建期间李旭同时开始进行金花书画社的成立招募。从6月至今,金花书画社这个新成立的组织也已经有了近十名学员,开展了6次活动,教授大家书法的老师是碑林区社会组织发展培育中心分配的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成员。“因为属于共享平台的项目,所以请老师的费用都由中央财政支出,社区完全不用担心。”
“以前有什么外面的组织来搞活动我从来都不参加,觉得不安全。”居民郑小珊是社会组织共享平台的获益者,对外来组织信任度较低的她其实代表了大部分居民的心声,但组织进驻社区后,郑小珊就觉得安全性有了保障,如今她不仅经常参加书画班活动,还成为了家庭医生的签约居民,每周定期测血压血糖,她说比去医院方便多了。
便于管理 希望更多组织进驻
“平台搭建后不仅方便了居民,对社区管理也有很大帮助。”朱北社区主任安强说,平台搭建后尽管工作量大了,但是管理起来却比以前轻松了。
朱北社区的志愿者协会是平台的组织之一,志愿者们由大学生、商户等构成,安强表示平台搭建前志愿活动都在摸索中进行,属于“指哪打哪”,而平台架构后志愿活动也完成了规范化的转变,遇到大型志愿活动,如果有志愿者无法参加,必须给社区请假,平台再从组织中抽调其他人填补,“这样的管理省去了很多漏洞,最近的志愿活动也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
成立平台后由于挚爱家政、爱心护理等组织的加入常驻,社区人力也更为丰沛,安强说以前遇到大型活动时经常出现人手不够的情况,但前段时间国庆、重阳双节的活动,却得到了两个组织常驻人员的协助,使得活动圆满进行。
平台搭建也有了几个月的时间,居民在认可平台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反馈,金花社区的居民表示希望多开展一些养生讲座,再组织个合唱队丰富文体生活。目前居民们的意见已经得到了社区的采纳,社区打算将会议室腾出来作为合唱队的活动场地,在近期就组建起合唱队。(2014年10月23日《西安日报》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