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你们听听,我儿子在信里说他爱我,真是太感动,太意外了。”昨日上午,在柏树林街道开通巷社区的活动室里,20多位父亲、母亲围坐在一起,看着各自儿女们写给自己的信件,兴奋又激动。“马上就到重阳节了,社区请年轻人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祝福和感恩信,用这样一种简单而特殊的方式为老人们过节,以此倡导敬老爱老之风,希望打破儿女不善向父母表达爱的习惯。”开通巷社区主任王玉梅说。
收到孩子信件的这些老人,上至80岁,下至50多岁。写信的孩子们中年龄最大的近60岁,最小的20多岁,还有孙子辈也加入其中。“我家有两个儿子,他们都是孝顺的好孩子,每到周末就提着吃的喝的,上门陪我和老伴一起团聚。但是这次社区搞活动,他们两个没打招呼就偷偷报名参加了,还合伙给我们老两口写了一封信,信里说了好几次,‘我爱你妈妈’‘我爱你爸爸’,看得我眼泪直打转转。”居民彭秀梅说。“这没想到我儿子平时看着挺腼腆的,还能说出这样‘我爱你’这样感性的话来。”62岁的居民马云英说,这封信是儿子送给她和老伴最好的一份节日礼物,他们会把这封信一直保存下去。
“老人永远是我们社会中的一部分,老人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角色……如果能倡导年轻人在重阳节这天给自己父母送一份精神礼物,或许会进一步增强这个节日的实际意义。”王玉梅说,重阳节前,社区就向居民发出公告,请大家为自己的父母写一封祝福信,将平时因没有时间表达、怯于表达、不便表达的肺腑之言、真情话,统统通过笔端倾诉出,然后由社区转交给各自的父母,为两代人之间做一次无障碍的深度沟通与交流。(2014年9月25日《西安晚报》社区生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