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以来的长期降雨对临潼区的夏玉米的正常成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9月13日--14日,临潼区农技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区的连阴雨灾情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重点集中在渭河以北的交口、油槐、相桥等地下水位较高的水渍田块以及渭河以南低洼地区。调查内容是玉米田间积水及玉米的倒伏情况等。
经调查,全区目前土壤含水量处于饱和状态,土壤水渍松软,玉米田间无大面积倒伏和积水情况,沿路边的玉米田块由于路面排水造成部分积水,出现个别地块小面积倒伏现象。针对此次长期高强度降雨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农技中心提出了以下雨后管理措施,力争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1、排水散墒。积水过多的要进行排水,天晴后马上中耕散墒,促进土壤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2、剪雄穗。天晴后将雄穗全部剪掉,带出田外,减少养分消耗,促进玉米叶片光合作用。 3、除老叶。玉米生育后期底部叶片老化枯萎,已失去功能叶片作用,及时打掉,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发生,同时减少养分的消耗促进玉米早熟。 4、除去空秆和小株。空秆和小株不仅消耗养分和水分,而且还影响通风透光,所以要及时清除。 5、除掉无效果穗。每棵玉米植株最好保留最上部的一个果穗,其余的全部除掉。如果发育好的也可保留上部的第二个果穗,以保证主穗籽粒饱满。 6、锄草。在玉米灌浆后进行,可疏松表土,增加通风透光,提高地温,促进早熟,同时防止与玉米争夺养分。7、适时收获。收获最佳时期是完熟期,此时收获产量最高。完熟期特征是:多数植株的苞叶由绿色变为黄色,籽粒变硬,角质明显而有光泽,指甲掐无凹陷,籽粒与穗轴相接的断面处有明显的黑层,籽粒乳线消失。收获过早会减产,过晚茎秆易断,影响下茬播种。
(农林局 马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