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来开学季,孩子放学该去哪又成了父母的头号难题,端履门社区最近使出新招,“放学后来社区四点半学校,社区帮你带孩子。”社区学校屡见不鲜,可端履门社区却独树一帜,在这里,孩子们不仅是可以接受辅导的学生,还能化身为传道授业的“小老师”。
去年,为了解决社区青少年放学无人看管的问题,端履门社区开设了“四点半学校”。那是社区在青少年托管方面还是一片空白,毫无经验的他们只好照搬其他社区的模式,让大学学历的社区工作者为孩子们辅导功课,陪孩子们玩耍聊天。社区主任张彬如是说,当时只考虑到解决家长们的后顾之忧,能让孩子放学后有个安全的学习娱乐环境。
一年中,四点半学校的形式不断创新,从互相交流读书心得、交换心爱书籍的“读书节”,到演讲比赛、书法展示、作文竞赛,不少居民都说孩子在社区这个小学校里比在家里学到的东西还多。
但社区并没有因此停下探索的脚步,如何提升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其他有教育经验的居民参与到四点半学校是张彬一直思考的问题。“最终我们决定把学校变为双向教学,居民里有教育经验的可以来辅导孩子读书学习,相对的,孩子们则可以教给这些年纪较大的居民新兴技术和英语。”
经过一个暑假的准备,9月1日,焕然一新的社区学校再次起航。“双向教学”的口号吸引了不少孩子和家长的目光,许多以前并没有报名社区学校的孩子今年也加入了这个队伍,付杰就是其中一个。
以前一放学就回家看电视的他让父母有些无奈,经常把作业拖到晚上九、十点才完成,而报名社区学校后,付杰放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和社区其他小伙伴一起在活动室里写作业。听说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教给比自己大几十岁的叔叔阿姨们,小家伙来了兴致,第一个报名教英语。
“他从小就上英语口语班,口语听力都很好,就是不爱复习。”付杰的妈妈说,自从担任了社区学校的“英语老师”后,小家伙每天回家都要“备课”,写下第二天的授课大纲,还会自己在房间里预演几遍,以前扒着电视电脑不放的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了英语复习,付杰妈妈心里说不出有多高兴。
作为付杰的“学生”,居民柳彩英很认可这个小老师,“讲得可认真了,还纠正我的发音。”虽然不是老师,但柳彩英多年来一直研究青少年教育,看到“改版”后的社区学校,她也想为此出分力。这几天,在辅导孩子们做完功课后,柳彩英也当起了学生,跟着付杰学习英语,“真是一举两得,我们双方都是又学又教,巩固了自己的知识,又学习了对方的知识。”
图为孩子们在四点半学校居民志愿者的辅导下学习(2014年9月11日《西安日报》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