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积极宣传,做好引导。通过在街道公开栏张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办法》、公布救助电话和向市民发放救助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救助管理工作。二是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街道按照包社区、村、路段方式,划分责任区域,明确干部责任。实行首接责任制,“谁接待,谁负责,谁落实”,积极开展主动救助。三是加强巡查,不留死角。增加巡查次数和覆盖范围,除对车站、涵洞、立交桥下巡查外,还要将城乡结合部、废弃建筑物内等地纳入巡查范围,做到不留死角。充分调动街道机关包片干部、社区干部、执法中队和辖区环卫工人的积极性,发挥街头救助。四是快速反应,及时救助。接到求助电话,要在1小时内到达现场并实施救助。如因特殊情况在1小时内无法到达施救现场的,要及时通知附近社区、村采取果断措施先行给予临时救助。购买了矿泉水、藿香正气水、饼干、面包等防暑降温药品、饮品及食品,发放给不愿进救助站的流浪乞讨人员,目前已救助15人次。对流浪街头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及时通知110、120送往定点医院救治。五是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切实履行民政工作职责,主动与公安、城管、卫生等有关部门的联络协调,共同做好劝离、护送、救治和救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