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校长,终于踏入我梦想的高中,无论学业还是生活都有了新的开始,回首在母校的时光,您和老师们的谆谆教诲犹在耳边。”
庆安初级中学2014届教师团队
“高中生活既充实又充满挑战,初中三年里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校长,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由衷祝愿您和所有老师们节日快乐,工作顺利!”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悄然来临,看着一条条昔日学生发来的短信,庆安初级中学校长李冰握着手机感动不已。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在几个月前,刚刚完成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中考。
2014年中考,高思铭同学以总分654分名列莲湖区属中学第一名。
600分以上89人,名列莲湖区属中学第一名。
上线率81.2%,名列莲湖区属中学第一名。
中考平均分539.2分,名列莲湖区属中学第一名。
语文科A率64.4%,名列莲湖区属中学第一名。
数学科A率61.3%,名列莲湖区属中学第一名。
政史科A率59.3%,名列莲湖区属中学第一名。
在这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大考中,庆安初级中学2014届的毕业生以骄人的成绩,为自己的家人和父母,为培养他们的学校老师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完美地展现出了庆安初级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优异成果。转眼间又是一个开学季,这些分布在我市各个重点高中的毕业生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母校,这不禁让李冰感到既欣慰又骄傲,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她继续深入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品学兼优毕业生的信念与理想。
那么,这神奇的课堂教学改革,究竟改了些什么?在传统教学方式和新兴理念的碰撞下,庆安初级中学的老师和孩子们身上,又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阳光课堂 快乐教学
走在庆安初级中学的教学楼内,随意推开一扇教室的门,屋里三面都是黑板,一面是55英寸的液晶屏触摸式电脑,学生每6人为一组,围坐在课桌前。这是一堂语文课,内容是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在每个学生手中除了课本之外,还有一份试卷模样的导学案,上面不仅标注出了课题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并根据学习进度,设置了一系列的题目。
同学们在高效课堂上热烈讨论
“这份导学案,不仅是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帮助学生充分消化每堂课知识的导引图。”李冰告诉笔者,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可引导孩子进行课前预习,并在课堂上以6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对成果进行展示。“下面,谁来对这个小组自主学习的成果做个评价?”问题一经抛出,台下学生纷纷踊跃举手,在老师的示意下,一位女生充满自信地走上讲台。“滑稽、附和、骇人听闻、勋章……”这篇课文中出现的所有生字生词,都由这位女生带领同学读写,偶尔出现错误时,大家便会及时进行善意的纠正,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并对难点重点加以强调。而在另外一个班级的地理课堂上,笔者则看到了另外一番情景:学生们正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激烈讨论,偶尔到有分歧之处,甚至争得面红耳赤,而就在这样的合作探究当中,悄然达到了开拓学生思维、巩固知识积累的目的。
初三7班高思铭, 中考成绩654分, 对于自己的成功,她总结说:“高效课堂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新颖的课堂学习小组积分制带动了小组,各小组你争我赶,都想做得分最高的‘第一名’。”她说,班里共9个组,每组5-6人,自己既是所在小组的组长,也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在教室,每个组有积分表,个人也有积分表,评分分为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比如上课回答问题、展示、点评都有积分。积分制把组员凝聚在一起,每个人积极参与。一旦全身心地投入,在课堂上就会激发兴趣。”
“为了激发组员的积极性,我先鼓励大家,在课堂上带头回答问题,每周总结一次积分,得分高的小组能得到老师的表扬。”高思铭说,“其他成员遇到不会的题目,会找我询问。每堂课后,导学案中还会设置‘拓展’部分,针对其中稍有难度的题目,我也喜欢和大家一起探讨解答。”整个组在一起,同学间感情融洽,彼此可优势互补。除了各科成绩比较均衡,高思铭还爱好唱歌,善于长跑,此次中考体育测试800米得了满分,这得益于学校坚持开展阳光跑操大课间活动。她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环山路拉练、城墙健步走等活动。
学生们通过长途拉练磨练意志
“从小学到初中,从传统课堂到学习小组,不仅课堂形式发生了变化,也改变了我自己平时的学习方法。”中考取得637分好成绩的女生李玥祺告诉笔者,每当一份新的导学案发到手中时,自己就已经开始了对课程内容的思考。“根据课本提前预习,有问题的地方标注出来,等到课堂合作探究时和同学们讨论。”最让李玥祺感到收获颇丰的,是每次讨论中产生不同意见时:“在试着说服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在无形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关注成长 以生为本
“从单纯的‘备教材’延伸增加了‘备学生’、‘备方法’,不仅要吃透课本,还要与教研组的其他老师共同讨论,为每节课设置导学案,随后再根据每个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二次备课,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工作量比从前大了不止一倍。”谈起课改对自身教学工作带来的变化,庆安初级中学语文老师李静感触颇深。老师们在幕后所进行的大量工作,目的是为了将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自己则作为旁观者默默关注,适时地进行点拨,比起以往填鸭式的一味灌输,恰恰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以老师为主导的传统课堂,到如今将学生放在第一位的高效课堂,形式上的改变所带动起来的,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还有许多让人欣喜的收获。“课堂气氛变得空前活跃,再也没有从前‘老师一提问,满教室都低头’的尴尬情景了。”历史老师马春艳向笔者说道,讨论+展示+评价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孩子们的表现欲和争强好胜心,也让学生的综合能力获得了很大的提高。“每个人都开始关注身边的同学,为彼此的进步和成功而感到由衷高兴,在大多是独生子女的生长环境当中,这种团结互助、荣辱与共的团队精神,才显得弥足珍贵。”
“孩子以前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无论怎么引导也不爱与我沟通,但现在不同了,在家一说起学校的趣事就滔滔不绝,声情并茂,与她交流成了我最大的享受”;“看着她在电脑旁专注地做着PPT,当一幅幅色彩绚丽、图文并茂的素材排列在一起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个从前做起事来要我不断提醒‘快点、快点’的孩子”;“通过身临其境的实践,高效课堂在孩子身上发生了效益,让她在不知不觉中成长着,她自信开朗、爱好丰富了,身体健康了,心胸豁达了,而这样的精神释放,才是最好的减负”……这是初三毕业生马晨心的母亲李红在写给庆安初级中学老师们一封信中的内容。显然,在高效课堂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察觉到孩子们身上正在发生变化的,并不仅仅是老师们。这些来自家长的感慨中所流露出的,不仅仅是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殷殷期盼,也是对课改成绩的肯定与鼓舞。
知行合一 硕果累累
在李冰看来,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所依靠的,是老师们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工作,是学生们的积极配合,是家长们的充分理解,而这项工作所追求的最终收获,也显然并不仅仅是成绩的提高。“从一味关注孩子的成绩,转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希望孩子们在学习、探讨和展示中,收获主动学习的方法与能力,同时培养他们阳光和自信的品格。只有为孩子们开拓出一片广阔的天空,才能让他们自由快乐地翱翔其中,我想,这才是我们推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真正意义,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
正是抱着这样的目的,庆安初级中学将关注点从教室延伸至课堂之外,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和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创建了学科兴趣小组和砚友书画社、长风文学社、燕鸣小记者站、指尖旋影摄影社、风铃草文学社、“三国”读书会等多个学生社团。重视体育、美术、音乐课和劳技课教学,全面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开展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拔河、跳绳、踢毽子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增加跑操,保证广播操、眼操,确保同学们每天阳光锻炼一小时。举办运动会、艺术节和各种科技活动,保障同学们有良好的志趣、阳光的心态和强健的体魄;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活动;组织庆“五四”主题教育活动,“五月的鲜花——唱响校园”歌咏比赛,学生健美操大赛,初一军训,励志夏令营活动;隆重举办秋季田径运动会;组织2000多名师生30公里毅力行徒步拉练活动;开展拓展野营等户外活动;开展“触摸历史、城墙健步走”活动;坚持开展“焕发青春活力,绽放生命异彩”课间跑操活动;对初一学生进行腰鼓健体操培训……让学生共同参与,亲身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享受成长的幸福。这不仅让孩子们在课堂中收获了快乐,也让校园充满了活力和欢声笑语。
在课堂教学改革历程中,有收获,有困惑;有痛苦,有欣慰;有发现,有教训……数载辛勤耕耘,一朝厚积薄发,如今的庆安初级中学,终于等到了收获的季节。4年来,已有10省市300多所学校5000多名专家、学者、教师赴学校参观、学习、交流;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西安市小课题研究基地”;被授予“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生创新实践基地”; 是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项目基地学校;被中国教师报授予“全国课改示范学校”;2013年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全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单位”,在20家获奖单位中,是西安的唯一一所入选中学。
爱尔兰诗人叶芝有一句教育名言:“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这句话一直被李冰奉为座右铭。在课堂教学改革的道路上,她始终坚信,庆安初级中学将成为一颗火种,点燃教师的工作激情,点燃学生的求知热情,点燃课堂的智慧火花,让越来越多的师生一道,共同分享教育所带来的快乐!